正文 中職國際貿易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改革探討(2 / 2)

2.校內模擬公司實習

通過模擬組建貿易公司、貨運代理、報關行、廠家等,模擬真實環境與實際操作條件,利用國際貿易模擬公司進行實訓教學,讓學生體驗國際貿易工作的整個環節,努力實現與崗位的“零距離”接軌。

可將模擬公司設在一個大房間內,裏麵設置不同的部門;公司內安裝配置相關軟件及傳真、電話等,組建模擬公司。可聘請專門從事過外貿工作的業內人士進行指導。在模擬公司,按照指導教師的要求,創設情境,模擬國際貿易企業的主要業務操作過程。以國際貿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以具體的貿易商品交易為背景,針對國際貿易中業務中詢盤還盤、函電來往、合同訂立、貨物委托生產、驗貨、訂倉、報關、支付方式使用等主要業務為序進行訓練,教師監控指導全過程。在一次業務完成之後,讓學生自評互評,然後分享。在教師點評量分之後再輪換崗位進行操作。學生通過仿真的國際貿易業務活動,了解和熟悉公司的物流、資金流、業務流的運作方式,掌握各環節之間的聯係和注意事項,在不承擔任何貿易風險的情況下具備一上崗就可以較好地上手工作的能力。

(二)校外實訓教學。

校外實訓教學是教學任務的組成部分,不應脫離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設置,是工學結合模式的具體體現。

1.彌補校內專業教師企業經營經驗的不足。

2.校外實訓教學環節是校內實訓的延伸,也是對專業教學的檢驗。

在具體麵對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時,學生要綜合應用在校期間學習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無論是職業態度、職業技能還是職業發展前景,都可以在這裏得到客觀的評價。

3.校外實訓教學是對校內專業教學的最好反饋。

教學任務來源於工作任務,那麼,完成校內教學任務的學生在實訓崗位能否勝任工作任務是對教學成果的檢驗,校外實訓教學中學生、企業和教師的反饋就是學校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課程設置的最好依據。

4.校外實訓教學讓企業更了解中職校的培養成果和學生的職業技能,有利於推進校企合作。

目前中職校企合作企業不積極參與不能解讀為企業不需要職業教育出來的人才。部分原因在於企業對學校不了解,對中職學生不放心。如果通過校外實訓教學讓企業了解學生培養過程,體會到中職生的優勢,相信校企合作就會更順暢,更雙贏。

鑒於外貿行業的特殊性,校外實訓教學可有以下做法:(1)條塊結合,分散實訓,統一檢查。現有外貿企業大都小型化,不可能同時安排多個學生實訓。可把學生安排在經營不同產品的多家外貿企業,分散實訓,又可統一標準進行評價。(2)把就業和實訓結合起來,以利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和規劃。在安排校內實訓時就把學生發展和就業結合起來,以免企業剛培養上手就要換人,挫傷企業接納校外實訓的熱情,又可以讓校外實訓階段成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起始階段,也讓學生的就業創業成為教學過程的延伸。(3)安排專業教師和學生一起參加實訓,增加教師的行業企業認知,在指導學生的同時,親身經曆校外實訓過程,對崗位核心能力和外貿活動中的常見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更好地把一線的工作過程轉化為教學過程,這樣教學活動才能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三、結語

文章針對目前中職國際貿易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可供相關學校該專業的教師進行探討,而在實訓教學中,還需要結合學校及學生實情采取有效可行的綜合改革措施。

參考文獻:

[1]鄒永忠,謝新明.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學校課程設置模式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34).

[2]陳鬆洲,丁欣榮.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課程實訓教學的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