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1 / 2)

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傅琴琴

摘 要: 語文是一門古老而綜合的科目,是人類交流學習的一項重要語言。在經曆了漫長的發展和改革之後,語文教學的水平的確有了長足發展,然而,現代語文教學大多隻關注知識的傳遞,卻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行為導致難以培養綜合型人才,大大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當下語文教學工作的反思,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麵著手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反思 學習能力培養

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中,雖然有進步但是並不大,很多教師都專注於教授知識的環節,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是相比較而言,掌握學習能力效果更好,它也許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發展,這種價值是難以想象的。因此,針對語文教學中學習能力培養的缺失,必須有所調整和改善,這樣才會使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1.當下語文教學工作的反思

在很多學生的眼裏,語文學科是比較容易學好和掌握的,隻需要背背課文,多讀幾篇文章,就能取得比較高的成績。這種觀念認識顯然是錯誤的、不全麵的,他們沒有真正認識語文學習的宗旨和要求的表現,難免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放鬆輕視,消極懶散,久而久之,必然使語文學習失去動力和方向,造成很多學生一旦在工作中需要運用到語文方麵的知識,就會大傷腦筋,連最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都不具備,讓多年的語文教育失去應有的意義。因此,無論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失誤,還是學生自身對語文學習的觀念偏差,都會嚴重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最終效果,這些都是值得教師注意的問題。

當下的語文教學工作存在很多缺陷與不足,老師身為授業解惑者,在經曆了漫長的教學生涯後,必然會擁有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但是光憑經驗為學生授課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會不斷總結、反思以往的教學過程,不是回顧,而是自省,找出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教學方式中的不可取之處,加以改善和調整。這樣不僅完善了語文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了更多收獲,而且成就了自己,讓自身教學能力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因此,深刻挖掘語文教學的真正內涵,不要隻關注表象,堅持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麵學習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初中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在不斷反思和總結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2.初中語文教學中針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1)語文教學中“聽”的能力培養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人類最直接獲取信息的方式——聽。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聽是一種學習能力,也是一門學問與藝術,學生需要了解並掌握這種能力,這就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培養。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其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聽、願意聽,從知識的單純接受變作自己的主動汲取,讓學生聽得舒服、聽得愉悅,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比如:某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網絡等手段,將課本知識內容化成美妙的音樂故事,配以恰當的曲子,使學生把對課本教材的學習當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享受。由此可見,聽的能力培養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知識學習的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不容忽視。此外,隻要是有利於初中語文的學習,聽力的培養方式其實是多種多樣的,傾聽老師講課,聆聽同學意見,聽報告,聽講座等方式,都會不同程度地強化初中生的學習能力。聽是教師針對學生初中語文學習能力培養的第一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