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陪著蝸牛去散步(1 / 2)

陪著蝸牛去散步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娟

我校是一所位於城鄉結合部的鄉鎮中學。由於當地大規模地拆遷造路建廠,再加上距離縣城較近,很多經濟條件較好的、父母較重視教育的學生都選擇進城裏讀書,各方麵原因造成我校生源銳減,每班隻有二十多人。市教育局於2012年把我校正式定為小班化實驗學校。學生減少了,貌似教學更容易了,但其實不然。雖然每個班隻有二十多個學生,但每個班至少有四五個是父母離異或來自喪父喪母家庭的,還有三四個是低保家庭的。當地經濟開發區又送來了大批外來務工子女,每班至少有五六個外來務工子女,還有一兩個智力上有明顯缺陷的學生。班級學生的家長組成較為複雜,很多家長都不關注孩子的學習。每個班都有部分學生的語文隻能考個二三十分,通常這些語文隻能考二三十分的學生,我們把他們稱為語文學困生,本文中,我把他們稱為“蝸牛”。對這些學生,我們打不得、罵不得,也急不得,隻能陪著這些“蝸牛”慢慢散步,慢慢對他們進行轉化。

一、分析學情,因材施教

“蝸牛”的轉化工作如同良醫用藥:要對症下藥,做到藥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差的病根。因此,首先要著手診斷,對後進生進行全麵了解、全麵分析,從中找到後進生產生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後進生的性格愛好、主要優缺點及落後原因,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如何,然後有的放矢,幫助他們改正。我所教的初三班級是我新接手的一個班,全班共28人,因為初一初二頻繁地更換語文老師(兩年換了四個老師),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直言自己已經放棄了語文學習。八名學生語文正常考不及格,學習語文習慣很差:有三個同學上課愛答二話,有兩個總喜歡在下麵做小動作,有兩個整個上課過程毫無表情,完全處於發呆狀況,還有一個明顯有智力缺陷。這八名同學屬於語文學科中的“蝸牛”。經過細致的分析,我把我班的“蝸牛”分為兩類:1.智商確實低下的,屬於真後進生。2.智商正常,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低下的,屬於假後進生。對於前者,隻要引導其盡量學,不能強製其結果,保證其不學壞,能聽話就好。對於後者,工夫可要多花好幾倍。教師首先要端正其態度,激發起其學習興趣。

二、帶幾支黑筆進課堂,“獎勵”給上課不記筆記的“蝸牛”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要求所有同學記筆記,結果有三個同學滿不在乎地回答說沒帶筆。一看他們那不屑一顧的神情,聽到他們那吊兒郎當的回答,我的確很惱火,但我知道發火對這樣的學生一點作用都沒有,他們明顯屬於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差的“蝸牛”,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絕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想改變他們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於是我選擇了沉默。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帶了幾支黑筆進課堂。上課之前,我先把筆發給這幾位同學,並自嘲地說:“老師是個很吝嗇的人,但昨晚下血本特地為你們買了幾支筆供你們記筆記用,到現在我還因為心疼發抖呢。你們一定要好好用呀。”他們有點驚訝地看了我一眼,拿著筆觀察了一會兒,什麼話也沒說。上課需要記筆記的時候,我用餘光瞥見他們拿著筆在寫著什麼,我不動聲色地走到他們身邊,發現他們的書上竟然寫了幾個字。我心中竊喜,知道自黑起效果了,他們今天肯拿著筆寫字也算是開了個好頭,接下來就該引導他們上課專心聽講了。

三、轉變角度,激發“蝸牛”們主動求知、積極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不聰明的孩子,隻有沒興趣的學生”。我們不妨轉變角度,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望,產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探究的動機,“曲徑通幽”,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滿意效果。

玩是孩子的天性。同學們大多喜歡看綜藝節目,“蝸牛”更以玩為主要人生追求。他們可以看一天的綜藝節目而興趣不減,但是上半節語文課卻瞌睡不斷。這時,我們不妨投其所好,嚐試把綜藝節目裏適合學生、吸引學生的一些元素適當引入語文課堂教學,從而大大提高同學們對語文課的興趣,進而增強教學效果。如上文言文課的時候,我會努力激發每一個同學的學習熱情。以下是我在文言文課上做的幾點嚐試。

1.提問接力賽,一個都不漏過。

將每課的重點字詞句展示在PPT上,這些字詞有些直接可以在書下注釋中找到,有些需要聯係以往學習的知識加以解釋,同學們主動站起來挑自己會的字詞句解釋。這樣做的目的既是檢查重點字詞句的掌握情況,又是為了給“蝸牛”一個發言機會。當然,“蝸牛”一般是不會主動發言的,這時就要用到激將法。如說:“其他同學都回答問題了,你到現在一個問題都沒有回答,莫非你希望我對你另眼相看,希望我歧視你?”一般來說,大多數學生都是有表現欲的,是希望得到關注和尊重的,尤其有些學生的調皮,就是希望能夠吸引老師和同學的目光,得到老師的肯定。所以話說到這個份上,“蝸牛”一般都會聰明地搶先挑個簡單的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