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教學內容的完善
現階段,在初中寫作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該單純局限於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被動接受,而要將教師的教授和學生的理解有機結合起來,將教學目標具體化,這終將成為未來語文課堂的發展趨勢。
校本材料的選用,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培養,尤其對於語文這門學科來說,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十分強調學生能否具有興趣和動力。在校本材料的支撐之下,教學內容的適宜性主要表現為校本材料滿足學生的需求,語文教師要及時發現語文學科當中的優勢,並結合學生的現狀,使其更好地學會使用記敘文題材。
除此之外,在校本材料之下,語文寫作教學並不需要受到教學大綱的束縛,因為校本材料具有較為廣闊的選擇性,教師可以根據課堂需要,選擇教材當中的重要內容,從而極大地彌補傳統應試教育的不足之處。值得一提的是,在現階段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教師還要學會利用現代化技術和材料,通過多樣化渠道收集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從而將完善的教育教學內容呈現在學生麵前,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揮校本材料的價值。
2.3學校優化校本材料編寫
學校的支持對於教育活動的開展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這種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對於校本材料的編寫,學校要選派校內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進行,並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做相應的調查和分析,最大限度地使校本材料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編寫寫作材料時,首先應考慮的是素材提供和題目設定,最好能夠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使其能夠回歸到生活中尋找答案,這與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相符合,是影響寫作教學的重要因素。編寫材料的語文教師需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並且了解學生的需要,必要時,學校還可以為教師提供編寫方向和具體環節,從而確保萬無一失。
3.結語
記敘文寫作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極為重要的環節,理應受到重視,基於現階段學生在題材使用方麵出現的問題,學校有必要及時做出調整。校本資源的使用,能夠充分考慮到本校學生和教師的具體狀況,從而引導教育教學活動科學發展,對於記敘文寫作教育的意義不容小覷。
參考文獻:
[1]溫劍鵬.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係統化研究[D].湖南師範大學,2013.
[2]李保康.促進城郊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策略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2.
[3]胡方.文化理性與教師發展:校本教研中的教師文化自覺[D].西南大學,2013.
[4]呂素芬.校本研究取向下專題學習網站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漳州師範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