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組織交流,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學生獨立探究後,教師要安排他們在小組內或班組裏交流,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和探究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提示知識內在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學生互相幫助、互相欣賞,實現優勢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激發創造潛能,提升生命價值。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師要根據兒童成長的心理特征,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交流品質:(1)聽的方麵,要學會傾聽,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和要說的問題,發現別人發言中的錯誤,或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地方;(2)說的方麵,聲音響亮,吐字清晰,敢於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表達清楚;(3)交往方麵,尊重他人,善於采納別人的意見,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體會別人的情感。
四、聯係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以致用的天性,在孩子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改革特別重視學生經曆數學生活化的過程,在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結論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聯係實際生活,感悟“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進一步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麵積的求法”後,讓學生實地教室重新粉刷需要粉刷多少麵積?學生通過測量、討論、交流,明白為什麼隻要計算教室的五個麵而且門窗的麵積要除掉。教學“利息、利率”後,教師布置以下作業:(1)做自己的小會計,到銀行去了解利率,然後把你積攢的錢存起來,想一想怎樣存錢比較合算?把你的分析彙報給大家。(2)做家庭的小助手,幫媽媽理財,算一算媽媽存的錢的利息是多少?到期後可以取回多少錢?怎樣存錢最合算?
這樣教學,數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內容;數學教學帶給學生的不是“題海大戰”後的厭倦,而是探索、發現之餘的喜悅。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係的,體會到數學內在的價值,增強了運用數學的信心。從而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充分提升學生的主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