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英語口語與聽力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問題與對策(1 / 3)

大學英語口語與聽力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問題與對策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餘鵬

摘 要: 本文將大學英語口語與聽力一體化教學模式作為研究主題,以安徽三聯學院正在推進的大學英語口語與體力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為例,對其教學實踐的現狀進行總結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期為這一教學模式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同時為其他院校的同行從事大學英語口語和聽說教學改革提供相應參照。

關鍵詞: 大學英語 口語與聽力教學 一體化 自主性學習

1.引言

教育部2007年頒布的《大學課程教學要求》(下簡稱《課程要求》)將大學英語的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相對於2004年教育部頒布《教學要求(試行)》,2007年版的《課程要求》不僅將教學要求層次化,而且對《課程要求》中的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翻譯及詞彙量的具體要求與指標做了適當調整。值得一提的是,新版的《課程要求》特別強調對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隨著社會對於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大,高校畢業生英語聽說水平也日趨受到重視,2014年國務院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學,將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在此背景之下,各高校均推動了形式各異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措施,以期順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安徽三聯學院作為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的成員之一,一直致力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和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備受學校領導和外語學院領導的重視,教師對於大學英語教改的研究熱情也很高。2013年外語學院英語係大學英語教研室開展了“大學英語口語與聽力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項目,項目開展一年以來,教學實踐效果顯著,但作為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本文擬以開展大學英語口語和聽力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為主題,以安徽三聯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為例,對我院在開展這一教研項目過程中遇到的若幹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嚐試提出合理建議和策略,以期提高我院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並作為其他院校的同行研究的參照。

2.大學英語口語和聽力一體化教學實踐現狀

大學英語口語和聽力一體化教學的模式並不罕見,在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中多有體現,如英語專業開設的視聽說等課程;但在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大學英語課程中,教師若想實施這一教學模式,則會有不少阻力。雖然當下大學英語的教學資源豐富,教材版本和設計多樣化,諸多教材都會將聽說課型的教學設計在一起,但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限製,教師不但將兩種課型相互剝離開進行教學,而且不能將足夠的教學精力投入到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引導和培養之上[1]。安徽三聯學院外語學院所開展大學英語口語與聽力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其目的就在於轉變教學觀念,克服實際教學中的困難,給予學生口語和聽力培養更多的重視,同時幫助教師更好地因材施教,根據我院生源實際情況,利用可行的方式,將兩種口語和聽力兩種課型有機結合在一起開展教學活動。在實際開展這一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問題有待解決。

2.1學習主體的差異

大學英語的學習主體同英語專業的學習主體有明顯不同。英語專業的學習主體是將英語的各種技能當做專業和未來的職業學習,其學習過程和方式必然細化和專業化,也有更高的學習要求和目標,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更強;而大學英語的學習主體是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對於他們來說,大學英語的學習是掌握一門外語應用的技能;學習主體的差異性較大,學習目標的取向各異,且學習主體對於英語基礎和掌握的程度也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大學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差異也顯而易見。安徽三聯學院是新建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在第三批次本科招生,生源的英語程度個體差異較大,在這種情況下,要將大學英語口語和聽力兩種不同的課型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對教師來說,難度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口語和聽力授課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其次,在口語和聽力的課堂裏,教師不是課堂的中心,教師起到的隻是引導作用,學生的參與決定了課堂的成敗。從另一個角度講,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同學生英語基礎密切相關,所以麵對入學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便是每一位教師從事聽說課型教學時所麵臨的困難。再次,麵對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在教學中發揮高效的引導作用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