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1 / 3)

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蕾

摘 要: 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本文簡要分析了影響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因素,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 大學生英語 口語能力 培養 對策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隨著大學英語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顯得越來越重要。英語演講能力是國家未來發展對高端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端人才外語能力、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綜合體現。在此背景下,各大學開始重視英語口語教學,紛紛采取措施提高大學生的口頭英語能力,但總體效果仍不理想。究其根源,有以下幾方麵因素。

一、存在的問題

1.隻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

大學英語教學長期以來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這是造成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缺失的重要因素,具體表現為:教師隻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也就是說,側重學生的“讀”和“寫”,而忽略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大多數學生即使通過了六級考試,也仍然存在“口不能說,耳不能聽,手不能寫,隻能進行比較低級的閱讀和翻譯”的問題。多數學生隻會說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遇到複雜情況便不知如何應付,缺乏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2.語音不準

語音是語言的三要素之一,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首先得過好語音關。聽說領先無疑是正確的,因為發音正確,學會辨音是學好英語的出發點。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母語中各種方言並存,他們的英語發音受方言的影響較重,語感差,所以攻破語音、語調關是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關鍵之一。

3.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學習英語口語必須克服的一大幹擾因素,一個對英語口語有畏難情緒的學生是提不高口語能力的。一些學生上課時不敢也不願開口,加上課時有限,班級人數較多,非英語專業學生沒有專門的英語口語課,這些都限製了他們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4.文化因素

社會背景知識缺乏也會對口語能力的培養起幹擾作用。美國語言家OELL LYMES在談到社會文化因素對語言的影響時指出,“社會生活不僅影響外部的語言表現,也影響到內部的語言能力本身”,所以提高外語口語能力和對社會文化的了解有著密切的關係。大學英語教學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大學英語在文化傳承方麵的重要功能,引導學生吸收借鑒外國的優秀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相應的教學對策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要學好英語,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首先應明確學習的目的,解決為什麼而學的問題。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有的認為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有的認為非英語專業大學生隻要具備讀和寫的能力就行了,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不願也不敢開口說英語。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要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首先要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對基礎差、信心不足的學生,應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隻有這樣,才能有充足持久的動力。

2.正音和辨音

攻破音素、語音、語調關是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關鍵之一。沒有正確的發音前提,就根本談不上說得流利,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發音習慣,特別是受方言影響的因素,培養他們對音素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