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學對於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茆豔
摘 要: 情感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為了探討情感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作者分析了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情感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探討了情感教學策略如何恰當運用,從而激發高職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並有助於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重視和實施情感教學,意義深遠。
關鍵詞: 情感教學 高職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們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情感教育這一人本主義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我們更要重視運用情感因素強化教學效果,以適應高職生的特殊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出具有一定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一、情感與情感教學
1.情感的定義。
所謂情感,就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學習者在學習中的情感則是其自身對於學習的態度、感受、情緒等個別情感,和學習者之間及師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相互影響的交互情感,包括跨文化意識、課堂交流等。
2.情感教學的涵義。
關於情感教學,國內外的學者都從師生情感關係、人的情感發展作用和教師對情感因素的運用等不同角度給予了解釋(讚科夫,1980;朱小蔓,1993;盧家楣,1999)。其基本涵義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和信念,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想學、愛學、樂學,激發學生潛能,形成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高職英語情感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如何在基本隻有兩年甚至更少的有限學校教學階段,最大限度地培養高職生的綜合素質以適應頂崗實習和實際工作的需要,是一個非常重要而現實的問題。這不僅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積極的情感態度。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綜合性極強,對於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涉及相關專業的行業英語,更是能增加高職生就業的砝碼。
2.高職的錄取分數線近年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學生進校成績偏低,而將要實行的高考英語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進入高職尤其是某些理工專業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沒有學習熱情。高職生有些是從中專、技校直升的,英語整體水平低下,而學習又缺乏興趣,自製力差。麵對這一不樂觀的現實,用情感教學感化學生,激發學習原動力,調動積極性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三、情感教學策略的運用
情感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下,麵對不同的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呈現,而且不同的教育者在實際教學中會有各自的操作。然而,其原則總不外乎“寓教於樂”、“以情施教”、“情感交融”等。不管什麼方法和原則,英語教學都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就自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方麵貫穿情感因素,教師和學生之間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傳遞情感。
1.教師要清楚認識自身角色。
在目前的高職英語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的情況仍然很普遍。學生由於基礎薄弱而又無興趣,很難配合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因此教師往往也失去激情,課堂死氣沉沉。越是麵對這樣基礎的學生,教師越要打起精神,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古人雲:“親其師,信其道。”高職學生雖然成績不太好,但往往與他人的交流能力強,單純活潑的個性很容易使其因為喜歡老師而願意上這門課。
第一,教師要注重自己在課堂內外的形象。站在講台上,在那麼多“90後”學生的注視下,要盡量以大方得體並且學生喜歡的形象出現,在第一時間激起學生想聽課的興趣,積極的情緒、飽含激情的言語會使學生提高興致。在適當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流行在學生中的時髦詞彙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對於年輕教師來說,其更容易發揮這一優勢,而且學生對於英語教師的期待要求教師要塑造積極、熱情、時尚的形象。另外,課下與學生的坦誠交流也助於提高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可信賴度。
第二,教師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人格修養。有的教師認為憑自己現有的知識,足夠教授高職生而不願意或認為沒必要提升專業水平,上課是年複一年的單調重複。其實,教師紮實的知識和勤懇上進的態度,會令學生欽佩並感染他們,進而同樣認真對待學習。另外,新時代的高職生正處在心智趨於成熟而又不穩定時期,呈現出多元化的價值觀,英語教師有責任和義務以情優教,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尤其利用英語教學本身的特點,加強背景文化知識的學習,在中西方民族、文化、價值觀的比較中采取正確的批判吸收的態度,而不是盲目崇洋,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