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研究(1 / 2)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陳琳

摘 要: 英漢兩種語言分屬於不同的語係,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受母語文化和思維等的影響,在語言輸出中易出現中式英語的現象。本文以寫作為研究對象,在母語負遷移的理論基礎上,對高職學生英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表現形式進行歸類和分析。

關鍵詞: 高職學生 英語寫作 中式英語

一、引言

英文寫作是一項複雜的語言輸出任務,對於語言基礎薄弱的高職學生來說,在這個輸出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是無法避免的,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中式英語。目前,國內外不少學者對中式英語進行了一係列研究,大多數從翻譯的角度分析中式英語的表現形式及產生原因。高職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年英語,但絕大多數人不能熟練地用英文寫作,正是由於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因此,分析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是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關鍵問題。

針對以上現狀,筆者主要以語言遷移為理論依據,對所任教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收集到的118篇英語寫作中出現的中式英語表現形式及成因進行了係統的分析。

二、中式英語對高職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

通過對所收集的118篇英語寫作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學生的主要問題有:句型單一,詞彙重複,語法錯誤較多;文章連貫性差等。下麵筆者就對高職學生英語寫作中中式英語在詞彙、句法、語篇三個層麵的表現形式及原因進行分析。

(一)詞彙層麵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語義及詞性兩方麵的不對等性,許多漢字都被學生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被逐字地翻譯成英語,造成了中式英語的現象。其表現形式大致分為語義重複、搭配不當。

1.語義重複

語義重複是最常見的中式英語現象之一,指的是一些詞義已經包含在同一句話中的其他詞內或者在同一句話中多次出現。例如樣本作文中的句子:

She could not even afford to buy a bicyle.(句子中“to buy”是多餘的,“afford”一詞已經包含了有能力購買的意思。)

2.搭配不當

英語中大多數詞都是一詞多義、一詞多性,包含了內涵意義和外延意義,不同的語言場景下,單詞的搭配使用不同。而中國學生在學習詞彙時,經常忽略詞義及詞性的多變性,導致詞彙搭配不當。例如樣本作文中的句子:

To improve my English,I oftern see English newspaper.(看報紙,從字麵上翻譯“看”這個動作可以有多種,如”see”,”look”,”watch”,但這些在英文中都不能和newspaper連用,其正確的形式是”read newspaper”。

(二)句法層麵

英漢句法差異很大,漢語的句法特征是意合,漢語句子意連形不連,句子之間意義關係隱含其中,而英語的句法特征是形合,英語句子以形連表意表(遊巧榮,2009)。中國學生在寫作中經常出現中式英語現象,表現形式有:無主語、主謂不一致、時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