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寫作中的中式英語研究(2 / 2)

1.無主語現象

漢語中存在大量無主句,而英語中無主句現象比較少。高職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經常逐字對漢語句子進行翻譯,造成無主語現象。例如樣本中的句子:

When walked in the park,he met a neighboor.(該句的中文意思是“在公園散步時,他遇到了一位鄰居。”,中文句子上半句是沒有主語的,但寫成英語時,主語是不能省略的,應該加上主語“he”。)

2.主謂不一致

英語中的謂語動詞有人稱和數的變化,但漢語動詞沒有詞形變化,這種差異是產生中式英語的原因。學生樣本寫作中就有這種現象:

He and his father works in the same hospital.(句子中的主語是and連接的兩個並列的主語,謂語動詞應該用複數的形式work。)

3.時態錯誤

英語中有十六種時態,其語法功能是通過動詞的詞形變化來體現的。而漢語動詞並沒有詞形變化。例如:

I see a picture on the wall yesterday.(句子中有一個明確的表過去的時間狀語,因此謂語動詞應該用過去式saw。)

(三)語篇層麵

在英語寫作中,構成語篇的兩個重要特征就是銜接和連貫。筆者在寫作樣本中發現,學生在多處句子與句子之間沒有用連接詞表達轉折、因果等邏輯關係,或出現同一句子中連接詞濫用的情況。其次,學生多使用簡單句,很少使用其他結構,因此文章中反複出現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造成指示照應關係混亂。例如:

(1)Because I was ill,so I didn’t go to school.(句子中because這個連詞已經包含了“因為……所以……”的意思,應該將so刪去。)

(2)He has four sons,all of them are doctors.(兩個單句之間缺少連接詞,應該加上and。)

三、結語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差異很大,受母語遷移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寫作中中式英語現象在詞彙、句法、語篇三個層麵上表現得較突出。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將英漢兩種語言進行對比分析,增強學生對英漢差異的意識,減少學生寫作中中式英語的產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靜.試論在英語寫作中如何避免中式英語[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

[2]熊慧.母語遷移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05(3).

[3]遊巧榮.漢語在大學生英語口語中的負遷移影響[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