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主導學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3 / 3)

3.寫後再讀,順水推舟。

首先是小組讀,掌握查錯路徑。完成初稿以後,小組成員仔細地重讀一次初稿,看看哪裏需要修正改進,這是個再加工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機會。文章是學生自己寫出來的,不給思路指引,很難保證學生能自己檢查出錯誤。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掌握一份查錯找錯的思路清單,熟悉查錯的路徑,如此才能具備自查糾錯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指導查錯修改工作:(1)所寫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麼,是否切題; (2)有無開頭、結尾,條理是否清楚,內容是否齊全連貫;(3)主謂是否保持一致;(4)時態和語態是否正確; (5)固定句型、固定詞組搭配是否正確;(6)有無單詞拚寫、名詞單複數的錯誤;(7)連接上下句或段落的關聯詞是否恰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逐步了解、慢慢熟悉,最終掌握這些“查錯路徑”。

其次是集體讀,以評價促提高。這一步驟是平時寫作訓練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各小組派代表上台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將小組完成的文章向全班同學展示,其他小組學生根據上一步驟的“查錯路徑”再提出修改意見,並根據簡單可行的評價標準給予評分。評價標準可以設置成百分製:Content,Planning,Grammar,Fluency,Presentation各占20分。這個步驟十分重要,同伴評價實際上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形式,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這種方法反饋及時,共同參與,學生相互傾聽、互幫互助,不斷認識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再次是教師讀,推升寫作標準。教師在學生的評價討論過程中,細心觀察,歸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小組展示和集體評價後,教師及時給予總結性評價,充分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對典型錯誤及時糾正;教師的評價應該首先講評文章結構、思想內容,其次才是細節的講評(包括語法、詞彙、拚寫等),並介紹合適的高級詞彙和較為複雜的語法結構;最後給每一篇作文打分。通過對比學生和老師的打分標準,可以提高學生評判他人和自己作文的能力。

最後是自己讀,再推敲成終稿。定稿是寫作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寫作過程的直接結果。學生根據小組、集體和教師的反饋意見,及時重新把文章修訂一遍,完成作品。

三、結語

自主導學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文源. 英語新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3]Benson,P & P.Volley.(Eds.).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1997.

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規劃課題《高中英語“自主導學”教學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FJJKXB13-01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