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情緒的策略探討(1 / 2)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情緒的策略探討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陳敬彬

摘 要: 經過初中基礎學習,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已經具備一定能力,但從目前綜合情況看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普遍較弱,這既與學生自身學習能力有關又與教師教學方式有關。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積極情緒進行培養,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必須麵對的課題。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積極情緒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對學生的情感投入更多關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英語,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更是如此。本文主要就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一、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在社會不斷發展和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學生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進入高中後某些學生在英語等各學科學習中產生學習吃力、效果不佳的失落感,品行習慣在進入高中後逐漸呈現出差異,所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必須對學生的這些差異給予尊重和人性化對待。雖然麵對的學生很多,但教師必須一視同仁,不能對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區別對待,文化成績與學生人格品質並不完全掛鉤或成正比,從長遠看,“成人”更重於“成才”。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因材施教,通過各種合作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努力嚐試,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與同學、教師交流自己知識的機會,會使學生在歡欣鼓舞的同時加強集體合作,為學生創造更多共同參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機會。隻有這樣才能消除師生的隔閡,使教學氛圍更和諧,使學生的積極情感被調動起來,培養出身心健康具有學習動力的學生。

二、“讀前”階段導入積極情緒

“讀前”(pre-reading)階段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導入階段,是閱讀教學中文本的最初呈現。在這一階段中若將情感態度巧妙而恰當地融入其中必能更好地感染學生,使學生從心理上和知識上認識到英語閱讀課堂學習中自己應該做哪些必要的準備。還能促進學生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的激發,將學生更好地引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並使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初步感知,調整好閱讀心態。高中英語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設有一個話題,這些話題往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涉及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在進入正式閱讀教學階段前,教師必須著重介紹文化背景,在幫助學生激活閱讀文本背景知識的同時開闊其文化視野,使其不斷加深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在背景知識的激活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閱讀目標、提問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或者預測課文等方式進行。

三、“讀中”階段激發積極情緒

“讀中”(while-reading)階段是整個英語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教師最應投入的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中應充分挖掘影響英語閱讀的情感因素以開展閱讀活動。教師應積極探索閱讀課教學策略,給學生講解良好的閱讀技巧和方法,使學生將閱讀與思考雙向進行,對學生的略讀、瀏覽等能力有意識地加以訓練。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多接觸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難度係數遞進的閱讀材料。在“讀中”階段,教師要因材施教,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技巧及獨立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