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語篇體裁分析優化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劉蔚嵐
摘 要: 本文以一堂閱讀課教學設計的兩個優化方案為例,探討了語篇體裁分析在初中階段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進行語篇體裁分析時應該重點關注該體裁的社會功能、交際目的、結構圖式、建構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創作符合特定體裁慣例的語篇。
關鍵詞: 語篇體裁分析 廣告文體 初中英語閱讀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比較重視語言及信息,在詞彙語法等方麵耗時較多,對閱讀材料的體裁挖掘往往不夠深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層次較淺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嚐試深入挖掘語篇的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及批判性思維,力爭使其成為批判型讀者。
一、語篇體裁分析相關理論
胡壯麟(2001)指出,每一節課實際上都在與語篇打交道。根據語篇的話語場、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思想意識形態的不同,語篇體現為不同體裁。把語篇體裁分析自覺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其目的是:(1)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體裁語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際目的和篇章結構;(2)讓學生認識到語篇不僅是一種語言建構,而且是一種社會意義的建構;(3)引導學生既掌握語篇的圖式結構,又了解語篇的建構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或撰寫某一體裁的語篇。秦秀白(2000)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自覺地運用體裁分析方法,使學生了解特定體裁的社會功能和交際目的,了解其體裁結構和認知模式,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創作符合特定體裁慣例的語篇,形成用英語在社會上辦事的能力。
二.原始閱讀教學設計
筆者將以一堂閱讀課教學設計的兩個優化方案為例,探討語篇體裁分析在初中階段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語篇體裁分析。
教材內容為外研《新標準英語》2013版初二下學期第七模塊“Summer in Los Angeles” 第二單元的閱讀材料“Learn English in Los Angeles”,本單元主要討論出國進行短期的英語學習所要考慮的因素,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課程。作為一個暑期英語課程的廣告,它不僅包含該課程信息的介紹,而且具備廣告文體的一些特征。
基於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筆者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運用本課所學的閱讀策略,在教材及補充閱讀材料中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在廣告中快速獲取所需的信息;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判斷信息,決定選擇一個課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頭彙報,給出選擇的理由及建議。
教學環節設計為首先通過兩個問題提問學生:選擇英語課程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離開家到國外一個新的城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引出與英語課程相關的四個主要方麵:教學、住宿、觀光及其他,提問學生,從哪裏可以得到關於課程的信息,引出廣告文體。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第一次速讀文章,找出段落大意,在第二次細讀文章時要求學生通過定位關鍵詞的閱讀策略尋讀細節信息。完成課文材料的兩次閱讀之後,引導學生閱讀兩則補充閱讀材料,操練本課所學的閱讀策略。在語言輸出環節,要求學生彙報所選課程並給出理由。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辨廣告是否完全可信,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最後,教師總結閱讀策略,提醒學生在以後的閱讀實踐中有意識地運用本課探索的策略,並且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廣告有理性的甄別意識。
上完這一節閱讀課後,筆者結合學生反饋完成課後反思。該教學設計從幫助學生感知並運用閱讀策略的角度處理語篇,側重尋讀信息閱讀策略教學及詞彙教學。但是對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該設計對廣告文體的社會功能、交際目的、結構圖式、建構過程等方麵的處理並不充分,學生在學習這一節閱讀課後感覺“沒讀透”,挖掘不夠深入,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