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學情,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吳雅娉
教師和學生作為具有獨立人格價值的人,是完全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師生關係應該與時俱進,以學生為本,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的一切活動都要建立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這樣才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如果教師要受到學生的尊敬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形象。
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係是營造和諧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礎。教師自身素質修養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前提。和諧的師生關係需要教師積極的人生準則維係,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係是營造和諧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礎,現代教育提出教師是教學這個共同體中的首席,就是說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係,教師不能淩駕於學生之上,必須放下架子,主動接近、熱愛、關心學生,要輕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在創設的情境中自由交流,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主動走向學生、融入學生,像朋友一樣平等對待他們。課上是師生,課後是朋友,密切師生關係,為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促進學生全麵發展。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係主要決定於教師的職業道德及個人素質、修養,如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經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從單純知識傳授角色向促進學生發展的角色轉變。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另一個民族的語言和另一種語言的思維世界,而不是單純地訓練學生說話。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變成一種信息交流和互動過程,教師的任務不再是依據固有模式灌注現成知識,也不是教科書的解說者,而是學生求知與發展過程的向導,探究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融會貫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內容,把握教材精髓,選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擴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話題。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與能力,應對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不斷提出有創意、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使學生在話題中充分發揮所學知識,既鍛煉語言交際能力,又複習鞏固、創造性地應用新舊知識,激發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語知識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用啟發式教學,激勵他們在課堂外自學,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和創造性,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引導者,而不僅僅是學生的管理者。
教師對學生要親切關懷、耐心幫助、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和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渠道,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教師對學生要親切關懷、耐心幫助、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傾注全部的愛。愛的教育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這種愛是對學生嚴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統一。自始至終關注學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因為學生一旦失去自信心,便很容易失去前進動力,對什麼事情都沒有熱情,這對學生成長非常不利。教師要贏得學生的尊敬,必須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情,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把自己的所有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隻有給學生以尊重,才能對學生產生親和力,這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班級得以有效管理的源泉。教師的語言要生動風趣,吸引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能緩和緊張氣氛,緩解對立情緒,創造使師生雙方心情舒暢的教學環境。語言是教師傳遞知識、影響學生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隻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有邏輯性,才能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語言如果豐富、優美,則會把學生牢牢吸引住,讓學生把學習當做是一種享受,充分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真誠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品質,是熱愛學生的具體體現。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要及時批評教育,不能諷刺和打擊,要以平等民主的心態鼓勵和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感知到自己的錯誤時,要敢於在學生麵前承認錯誤,勇於向學生道歉,這樣,學生會加倍向老師學習,學會尊重他人,並且使師生之間產生共鳴,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