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增強學生的自信,挖掘學生的潛力,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讓每一個學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人們之間的相互期待一定會給人的思想和行為造成巨大影響,期待事實上意味著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對人格的肯定和評價。經常暗示學生的能力,肯定學生的成績,會增強學生的自信,挖掘學生的潛力,學生成績的好壞有一部分就取決於教師對學生能力的信心。教師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勵的強大精神力量感化學生、誘導學生,給學生自我修正的時間和自我進步的主動性。期待是一種激勵方式,這種激勵可以激發學生積極而熱烈的情緒,使他們克服一切困難,攻克一切難關,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期待本身是社會的一種要求,它可以使人們懂得怎麼樣做受人疼愛的人,怎麼樣尊敬別人,學會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並且使師生的心融為一體、產生共鳴。所以,教師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滿懷希望、充滿期待,充分尊重他們渴望獨立、自主的個人情感意願,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在德、智、體等諸方麵逐步得到完善。教師對學生滿腔熱忱,學生也能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無限興趣,使師生產生親和力,教與學達到最高境界,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當代教育講究以學生為主體,英語老師尤其要少講、精講,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為目的,要有一定的動作和表情幫助對語言進行渲染,使其更強烈地吸引學生,用精彩的語言感染學生,是英語教師的魅力所在。由於學生活潑好動,教師要做到語言形象、生動和直觀,而且運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實踐。
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是平等的關係,教師要做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而不是灌輸者。教師一定要熱愛學生,無私奉獻,對學生滿懷期待之心,在語言表達中既要注意準確性,又要使其富於藝術性、感召力,尤其英語教師要講究語音、語調、節奏的抑揚頓挫,口才好,表達能力強,讓學生很快記住這些變化,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