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細雨沐弱苗
體育教學與研究
作者:卞勝林
無論在什麼樣的學校。在什麼樣的班級,由於它是一個集體,在這個集體之中對應的個體(學生)必定存在相對的好壞、優劣。每一個體的差異會表現在不同方麵,每個學生都有弱點和閃光點,我們看待任何學生都不能以點蓋麵、以偏概全。後進生弱點相對多一點,優秀生閃光點相對多一點。教育是為學生全麵發展,而相對“弱勢”的後進生更需要關注和幫助。因此,教育轉化後進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的課題。
一、轉化初中體育後進生的意義
1.從學生角度講,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可塑性很強。此時對後進生的轉化尤為重要。處理得當能使他們順勢而上成為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優秀人才;若不及時給予關注和幫助,學生就會自暴自棄,從單方麵的欠缺變為全方位的落後,一直生活在他人的陰影下,成為永遠的“後進生”。體育的影響在這點上體現得格外明顯。身體是人的立世之本,體育是強身之本。體育差意味著根基出了問題,會影響到各個方麵。再者,體育課的特點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其過程是動態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的。體育後進生在課堂上“出醜”呈現的是身體上的不足,其實心理上的打擊才是最致命的。初中學生心理處於叛逆期,大多敏感脆弱,較小的打擊就能使之產生比較大的變化。若不及時幹預,他們就可能由起初的不自信發展為自卑→自閉→逆反,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嚴重。初中階段是轉化體育後進生的關鍵時期。
2.從班級課堂教學角度講,即使體育後進生在班裏所占比例較小,也影響甚大,這是由體育課的直觀性和動態特點決定的。
體育課堂教學對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主觀能動性要求更高。然而後進生的厭學情緒、違紀行為會嚴重危害課堂氣氛;能力差不能完成既定練習,也會令課堂教學難以順利進行。由此可見,不及時不轉化班級的後進生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班集體,使班風不正,紀律渙散,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轉化好體育後進生是改善課堂教學的前提。
因此,無論從個體角度還是班級角度,及時轉化初中體育後進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對待初中體育後進生應有的態度
1.初中學生大多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屬於弱勢群體。
初中體育後進生或身體羸弱,或心理脆弱,或意誌薄弱,或兼而有之,更是弱勢群體中的“弱苗”。對待弱苗隻適合以和風細雨沁透,對待內心自卑、脆弱、排外的後進生需率先從心理上慰藉、疏導。
2.體育教師大多性格直爽,做事雷厲風行。
他們在教育學生時,注重以身作則,不缺身體力行,但往往缺少苦口婆心,缺少誨人不倦。他們對待後進生習慣采用“短、平、快”的戰術,往往效果不佳。“欲速則不達”,急風暴雨隻會擊垮“弱苗”,這是體育教師在對待後進生時需要避免的。筆者認為體育教師對待後進生應做到以下幾點:(1)尊重信任後進生,增強其信心,促其自尊自強。(2)關愛幫助後進生,使其認清自我、直麵不足、樂意彌補。(3)關注鼓勵後進生,發掘利用其閃光點,激發其主觀能動性。(4)耐心教育後進生,防其反複,為其保駕護航。
三、轉化初中體育後進生的措施
1.細分體育後進生的類型,為針對性轉化奠定基礎。
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中的潛心觀察,根據體育後進生的特點和行為表現,將體育後進生分為以下類型:(1)桀驁不馴行為叛逆型。這類學生大多身強體壯,單就體育成績而言不能算是後進生,但種種因素造成他們心理逆反、行為放縱,甚至有時有意和老師唱反調,在課堂上造成很壞的影響。他們的桀驁不馴會令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學生崇拜、模仿,使負麵影響擴大,有害群之馬的危害。(2)先天不足自卑畏學型。一些學生由於身體先天不足(或極度肥胖、或弱小異常,有些有殘疾,有些是較嚴重的弱智),影響他們練習某些項目,造成成績特別差,因而很自卑。當他們偶爾鼓起勇氣嚐試相關項目時,卻因做得不好而遭到個別調皮學生不識時務地嘲笑,從而徹底喪失信心和勇氣,形成惡性循環——越差越不敢練,越不練越差,最後編造各種理由逃避練習,使自己的差由單純的能力問題上升到品德問題。(3)文強體弱濫竽充數型。這些學生文化成績很棒,是大多數任課老師眼中的優等生,深得老師賞識。但他們對體育的認識有些偏頗,喜靜厭動,使體育成為短板。隻是自尊心、虛榮心讓他們不願因此被學生特別是老師看低,平時上課時經常耍些小手段,常常帶“病”堅持、“痛苦”退賽,顯示狀態不好是有原因的,博得老師信任,同學同情。然而時間長了總是要露餡的,結果他們體育依然很差,行為不太光彩,落得聰明反被聰明誤。(4)敷衍了事學而不專型。有些學生生性比較懶散,對體育缺乏了解和興趣,在上體育課時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隻是鑒於老師的督促被動地學、練。他們在“學”時觀看示範不細、聽講解不全,不能完全理解教師意圖;在“練”時有意無意地降低動作難度、減小練習強度,經常以“比劃”代替“演練”,以“散步”代替“跑步”,久而久之和同學的差距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