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教育(2 / 2)

四、利用網絡資源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學生的自主獨立學習將成為可能。在傳統的“授”課教學中,教師的“教”未必能引起學生的“學”和主動參與,在信息技術課上,無論是自主學習還是協作學習都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否則教學活動或學習活動無法順利進行。可以把學習所需要的資料預先裝入教師主機上,上課時通過網絡很方便地傳送到學生的計算機上,學生使用自己的計算機根據老師提出的學習目標在網絡中尋找相關資料完成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提供的傳輸功能相互討論,取長補短;也可以向老師詢問解決學習難點,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反複學習,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深層次的練習,來自網上、老師同學的大量資源極大地豐富了課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如:教完《網上瀏覽》這一內容後,教師可提供一些網址(中小學教育網、中國百科知識網)讓學生用所學的方法瀏覽。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資源進行學習,從而受到啟發,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特有的東西。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和素養;有利於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真正達到教育以人為本的目的。

五、注重學以致用

學習了某種知識而不能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加以應用,人們對這種知識便很難感興趣,學生更是如此。學生學會了知識後,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化練習,充分發揮想象力,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做到理論聯係實際。如果學生用學到的知識,為自己或別人解決問題,將感到無比自豪,自然而然學習興趣濃厚。在學生學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這一知識後,可布置如下課後作業:1.幾何畫板的功能和適用麵有哪些?2.宋慶齡之人與事。3.利用相關軟件(Word,PowerPoint等)製作一個作品,展示比爾·蓋茨的奮鬥曆程。(可根據自身愛好選擇其中之一,或選擇另外的主題,並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上交作業)。引導學生將搜索技巧應用到解決其他學科的知識應用和信息獲取上,學生感覺到很多學科知識不僅來自課本和課堂老師的傳授,而且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因特網上獲取,較好地強化利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習方式”的意識。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不是一種純技術的東西,而是一種能應用於其他各個領域,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的實用的技術。久而久之,學生體會到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應用不是一種要求,而是一種實際需要,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學以致用”的原則,使學生利用掌握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強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很多,隻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敢於創新,定會尋找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有效的教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