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掙脫自發式教學的束縛,進入探究式地理教學新天地(1 / 2)

掙脫自發式教學的束縛,進入探究式地理教學新天地

政史地教學與研究

作者:殷孝輝

摘 要: 自發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弊端。本文以自發式教學存在的問題為著眼點,對如何引導學生進入一個探究式教學新天地進行了全麵探析。

關鍵詞: 高中地理 自發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

自發式教學是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采取一種不受外界幹擾,運用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學習方式進行自我認知的教學方法,它更注重學生的“自我驅動”,即學習行為的自然發生。自教育改革提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自發式教學越來越多地被廣大教師采用,並取得良好效果。然而進入高中階段後,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心理變化、學習內容難度增加、學習目標的變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及學習環境的改變,等等,高中生原有的自發式學習容易服從較沉悶而枯燥的教學原則,很多可供自主支配的時間與空間被束縛和局限,導致自發性學習行為失去方向。麵對自發性教學與新時期教育二者之間凸顯出的矛盾與衝突,如何擺脫自發式教學的束縛,為高中生探求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呢?筆者認為積極引入探究式教學十分必要,下麵結合高中地理教學實踐,通過實際案例對探究式教學的具體應用進行全麵探析。

一、課前問題設計

問題始終是探究性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從一個問題開始展開探究,無疑會讓學生的學習更具動力和方向感。高中生所具備的地理相關知識及課下地理預習時間較有限,很多時候僅憑他們的水平提出的問題很難與課堂教學目標保持同步,更不用說具有一定寬度和深度且有趣的問題。因此,“誰來設計問題”、“怎樣設計問題”成為探究性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是以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因此問題的提出應由教師結合教學目標、知識重點、學生能力水平差異進行科學設計,讓問題帶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挑戰性,這是展開探究性教學的重要環節。

二、課上雙邊活動

探究性教學與自發性教學最顯著的不同在於,探究性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的課上雙邊活動。從表麵看教師的作用較隱性,隻是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完成,但從根本上說,探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都在教師的掌握與調控中。探究性學習課上活動的程序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然後師生共同討論,再由教師對結論或者是知識點進行歸納,最後指導學生實踐,這個過程中學生遇到的關於任何與知識相關的問題與難題都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小組合作及教師指導的方法加以解決。無論是生生互動,還是師生互動,都是一個相互交流和溝通、思考和討論的發展過程,幾乎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並從中獲益。

三、課下探究性學習

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解決問題,更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發現新問題的能力。通過探究思考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或者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探究性教學的主要任務,但通過問題探究而引發和延伸出新問題更具有實際教學意義。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通過課外作業,都應該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聯係起來,從一個新的地理高度發現新問題。問題的提出有無實際價值對學生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形成學會對知識進行遷移的能力,活躍發散思維,進一步提高地理創新思維能力。而對於教學中發現的新問題或者是確實具有一定實際意義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進行課下探究,並以研究論文的形式加以呈現,作為探究性教學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