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途徑(2 / 2)

3.充分發揮物理實驗作用,提高學習興趣

物理實驗是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最重要手段。生動鮮明、變化無窮的實驗現象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動手操作實驗,分析實驗結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探究精神。因此,課堂教學在重視課本現有實驗的基礎上,應根據具體內容適當增補一些有效實驗,或設計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趣味實驗,多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以便更好地發揮實驗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時,老師往往會演示很多物體的圓周運動,如,最高點不會倒出水來的“水流星”,橡皮管自製的簡單吸塵器,與洗衣機脫水原理類似的離心演示儀,等等,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有趣的實驗既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4.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保護學習興趣

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轉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學習中遇到了自己認為無法克服的困難。例如教材中物理用語部分內容的教學,幾乎沒有演示實驗吸引學生,需要學生通過思維理解掌握。在這些章節的學習中,往往有許多學生因產生畏難情緒而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成績就會產生較大差異,甚至一落千丈。因此,我在涉及物理用語的教學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切實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鞏固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時,部分學生會覺得能量守恒的概念枯燥乏味,這時如果教師能夠演示一些諸如“引水鳥”等小實驗,讓學生看到有些裝置真能在表麵上看起來“永動”,和他們自身的認知產生矛盾,那麼,學生的求知欲會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在了解“引水鳥”裝置的原理後,對能量守恒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就會更深刻。

總之,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每個物理教師的根本任務之一,同時是衡量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法,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學習形成了比較濃厚、持久和高水平的興趣,那麼就可以說教學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