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學困生改變現狀的主觀意願不強。有的學困生雖然知道自己的處境,但是改變現狀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困難重重。在這些困難麵前,他們主動放棄了改變現狀的主觀願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消極。這類學生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學生自己不努力,教師如何提高教學技巧和方法也無濟於事。而且這些學生長期在低層次徘徊,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課堂上完全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造成主觀意願不強烈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困難太大,二是找不到頭緒。就算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有所改善,但是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脫離了教師的監督和關懷便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因此這種嚐試在經曆過幾次失敗之後,老師和學生的信心都被消磨殆盡。
3.教師原因造成學困生故步自封。對於學困生的轉變,教師起十分關鍵的作用。首先,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群體,需要教師的特殊照顧,教師應當找到這些學生深層的問題,例如學習興趣不足,教師關懷不夠,等等,並針對這些學生的特點製定與其他學生完全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模式。但是,學生數量過多,教師能力有限。而且有的教師在幫助這些學生的過程中無法做到持之以恒,隻是在給學生做了思想動員之後,便任由學生自己安排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對於學困生來說是難以取得實效的。
4.化學課程特點的原因。化學課程是一門係統性和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門很難的課程。知識點瑣碎,需要大量記憶,而且這些知識點會在今後的學習中經常出現,如果一個知識點掌握不牢很可能就會導致一個大問題難以解決。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每一個知識點都熟練掌握,因為化學知識是環環相扣的。但是學困生偏偏又是這方麵的弱者,他們欠缺的知識太多,而且補習一段時間不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很多學困生感覺化學最難學,也最不願意在化學學習中花費精力。
三、高中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做好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以家庭教育為基礎給學生注入動力。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對學生隱性素質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單單就無法以正確的形態麵對困難和挫折這一點就會對他們的化學學習產生很大的阻力。為此,家庭教育中必須做好學生精神意識的總動員。具體而言,教師首先應當認真分析學困生的性格缺陷,以及這些性格缺陷在化學學習中的具體表現,並結合化學知識的學習,不斷完善他們的性格與學習過程之間的結合。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困生的一個普遍特點就是不積極、不主動,這就使得他們成為知識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被動學習的狀態效率是非常低的。為此,化學教師應當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多給這些學生表現的機會,幫助他們克服對化學課程的恐懼和消極心理,使他們能正確麵對課程學習中的困難。
3.教師自身應當轉變教育理念。教師因素是影響學困生轉化的關鍵。在當前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存在意誌力不足的問題。學困生的轉化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甚至比優等生的提升和維護要多出成倍的精力。因此,教師在麵對這種困難和阻力的時候,也表現出和學困生同樣的恐懼心理,進入產生放任不管的不良現象。教師應當對自身所從事的事業進行再認識,教書育人、傳道授業不僅僅是對好學生而言的,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權利。教師應當從高度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立場出發,認真對待每一位學困生。
4.製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模式。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群體,需要教師認真研究這個群體的特點,並以此為依據製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要求教師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所謂因材施教,學困生的特殊性應當成為化學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突破口,盡最大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武智玲.學困生短期內如何學好化學[J].學周刊,2013(35).
[2]馬國富.化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10).
[3]李玉梅.探討新課標下解決學生學習化學障礙的策略[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