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教學中如何強化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
理化生教學與研究
作者:佟娜
摘 要: 函授化學教學,不能做到麵對麵地直接解決問題,在質量和效果上有一定缺陷。化學自身是一門理論加實踐的學科,而且需要親自動手實踐,通過函授方式學習化學,其好處在於能夠在學生完全自學之後,教師進行有效點撥和指導,並且有相對較大的自由度和空間,學生免受時間和作業催促的限製與壓力,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情況靈活安排,進行自由學習。所以,我們要發揮函授的最大作用,在學習中彌補函授的缺點,進行改進與提升。
關鍵詞: 函授教學 化學教學 教學方法
化學函授教學主要是通過遠程教學與展示指導,促進學生的化學理論及實踐水平提升,並且能夠運用到實踐的練習當中,提高自己的水平與能力。因此,除了教師的引導模仿和學生的學習之外,更應該多運用直觀的方式與方法,達到綜合教學與直觀教學的目的。
函授教學簡潔直觀迅速,教學當中運用多媒體,可以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更加清晰地展現出化學教學中的動作與內涵,並且教師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展現出更加深刻的細節問題,學生會注意到更加有用的細節問題,促進多媒體的綜合性教學。
一、函授教學中,打造自由的交流平台和空間,激發學生自我探索意識。
網絡函授可以在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內,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函授強化學生學習效果,就是要首先搭建一個網絡函授平台,在這個平台之上,我們可以自由地進行學習和探索,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
例如,我們最早接觸到的“氧氣”和“二氧化碳”這兩個知識點,理解它們的性質,就為以後學習“燃燒、溶解和酸堿鹽”的反應等知識打下了基礎。在學習之中,關於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知識點很多,而核心知識就是和以後課堂學習有關的知識點及能用到的知識點,這就是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質,這是教學中必然涉及的內容,也是國家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以上內容,我們可以在網絡函授中,創建一個自由交流的空間,讓學生通過BBS自由論壇進行交流,並在網絡函授中實現小組合作。
小組活動充分體現: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按照“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對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將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之中,著重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開放性思維,以及創新和合作精神。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視作學生知識遷移、應用和活化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階段特點,把學生的學習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在知識構建過程中、在解決問題基本策略的形成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與表達,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