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函授中的定期指導與現場學習——鞏固和提升。
函授的前期,主要通過導師提供網絡課程和資源資料進行學習,學生在線學習或者自學,通過網絡進行指導,有效鞏固提升,在後期,我們可以通過定期的簡短指導,鞏固前一段時間學習的知識。
例如在函授學習和了解了基本的化學反應類型之後,可以將這部分知識與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問題結合起來,這個問題是在之前的學習基礎上引發出來的,既用到了前麵的知識,又加深了深度,研究到反應速率和質量平衡問題,涉及時間和價位兩個概念,同時考察物質之間的反應速率和化學質量平衡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將知識前後有機聯係起來,做到融會貫通,這樣日積月累,學生收獲的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係統地對知識進行學習和參悟。
教師可以適當在函授中進行有效引導,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獲取的思考、研究、閱讀等綜合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像化學反應當中的反應形式、反應能量、化學平衡與放熱和吸熱反應等,都是知識的交彙,需要教師進行有機搭配與建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熱情,使他們能主動地探索化學知識,揭開化學世界的奧秘。化學實驗有很多是有趣的,比如滴水生煙、茶變飲料、魔棒點火等。此外,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開展實踐活動。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際的化學函授教學中,要給學生打造一個自由交流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之上,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通過對化學問題展開討論,進行自我感悟與思考,每個學生都有可以發言的時間與機會,形成自己的學案,特別是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能在短時間的課堂之內,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均衡發展,避免使學生的關注單一化,實現人人參與,集思廣益,有效拓展知識麵,更深刻地學習和領會知識內涵,使知識與技能內化。
參考文獻:
[1]陳啟新,黃丹青.化學新課程教學設計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9.
[2]柳若芍.走進化學教學現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01.
[3]王美文.化學課程標準中的活動與探究.高等教育,2003-10.
[4]電化出版社.新課程化學課堂教學專題培訓.
[5]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學課堂教學,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