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人文學科詩性教學氛圍的營造(2 / 2)

三、調動學生主題探究的熱情

課堂有了詩性氛圍,就變成了充滿詩意的場所,與此同時,還要探索極佳的教學形式以推動課堂教學向更高境界邁進。詩性教學活動應當在教師的組織下,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要注重錘煉學生的思維,多用反問法引發學生的思考,調動學生主題探究的熱情。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口頭討論和書麵討論,讓學生敢於思考、樂於思考,引發他們對於生命、對於人與自然、對於人與社會、對於生活意義等問題的沉思和感悟。

詩性教學既要求教師通過知識的載體,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又要求教師煥發學生的激情和活力。教師要善於誘導學生向著未知領域深入開掘,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這種形式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能不斷提高詩性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根據所授內容提出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思考,並予以回答,也可趁此機會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人文學科詩性教學既要挖掘教材的詩性,又要遵循審美詩性教學規律,創造詩性課堂氛圍。教師在詩性課堂上要創造極佳的條件,讓學生帶著詩的情緒、詩的心境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獲得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在人文學科詩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帶著知識與情感體驗走進角色,在特定的時空中與角色對話,與作者對話;在對話中體驗人生的種種況味,讓學生獲得思想的啟迪。教師還應揭示出隱含在文本中的曆史、文化、藝術、生命和情感等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或用心感悟。

在當今時代,伴隨電腦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在高校教學活動中引起課堂教學手段的變化。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電教媒體展示課堂教學內容,可使詩性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生動。詩性教學方式多樣化,有助於提高學生對詩性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易於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今時代,盡管教學條件比起從前大大改善了,但是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經常對學生進行親切鼓勵,讓每位學生切實體會到被尊重、被關愛、被善待。

詩性教學注重人的整體素質的全麵提高,旨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心調養等素質,並且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做人操守,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關注學生的全麵發展是詩性教學的核心,我們提倡建構詩性課堂,並且要求詩性教學活動聯係社會生活,關注天地人生。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以詩性課堂學習為核心,並向學生課外活動拓展,使詩性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完美結合。總而言之,詩性教育應當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學生的技能,將學生培養成有益於社會發展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李衝鋒.課堂教學應變:案例與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黎明.課堂教學策略[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0.

[3]文吉吉.素質教育與課堂教學改革[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4]李介.課堂教學策略研究[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9.

[5]許高厚.課堂教學技藝[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