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有聲語言相比,教師恰當的眼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有聲語言的有效補充,它給予學生鼓勵、信心和警示。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從老師的眼神和麵部表情中感受到老師的熱情、友好和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同時,不恰當的眼神和麵部表情會誤導學生,甚至會在師生之間形成緊張的氣氛,不利於教學效果的增強。當然,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麵部表情判斷學生對教師的友好程度及注意力集中度,從而及時對教學形式和教學進程做出適當調整。
2.教師恰當的體態可以加強信息的傳遞,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盡管語言不通,但是人們之間卻可以進行交流,究其原因在於人們可以通過一定的手勢語或姿態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把手勢語和姿態語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向學生傳遞一定信息,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手勢語和姿態語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反之隻能是“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漸漸成為人雲亦雲的“應聲蟲”。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動作和坐姿中感受到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及對所講授內容的接受程度。
3.教師恰當的體態語言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極其重要。教師得體的體態語言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做出正確反應時,老師可以選擇口頭表揚或一定的體態語言達到表揚和鼓勵的目的,如教師可以走近學生,配以向上翹起拇指,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當學生對教師的提問給出錯誤答案時,與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的消極方法相比,可以用手指點點自己的太陽穴,以提醒學生再動腦筋,避免學生尷尬甚至對教師產生敵對情緒,最終使其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
四、結語
作為口頭語和書麵語的有效補充,體態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已經得到普遍重視。教師運用得體和適度的體態語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反之,不恰當的體態語會使師生之間產生誤解,甚至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厭煩情緒,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當然,體態語言也會因民族、地域而異,同一種體態語言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含義不同甚至相反,因此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必須對他國的一般體態語含義有一定的了解。
參考文獻:
[1]何高大.實用禮儀交際英語[M].湖南出版社.
[2]田慧生,李如密.教學論[M].河北教育出版社.
[3]羅賽清.論非語言行為美的教學價值[J].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