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育沒有單行道(2 / 2)

真沒想到,一次“偷聽”居然達到了這樣意想不到的效果,背後一些信任的話,就使一個“調皮”的孩子有了這麼大的進步。我從教育他的過程中領悟了許多,孩子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有缺點難免,我們不能一味“嚴格”,要寬容一點,更要真誠相待。“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進入心的深處”。教師愛學生應真誠地發自肺腑,如父愛般深沉,母愛般無私,以虛情假意糊弄學生是萬萬要不得的。尤其對後進生,不能當麵時“諄諄教誨”,背後卻罵其“弱智”、“朽木”、“不可救藥”,學生一旦洞悉了這種表演,品出了老師情感教育的水分,那麼所謂的情感教育還能有多少收效呢?那天如果我不控製住情緒,背後說幾句氣話,結果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開了個好頭,我對教育好他更充滿了信心。他自製力較差,還缺乏應有的辨別能力,對待他,在寬容愛護的同時,嚴格要求絕不能少。我幾次家訪,特別注意與他爺爺奶奶溝通,在老人麵前,注意多說優點,少說缺點,再小的優點我都不放過,而缺點則委婉地提出。我還經常主動打電話給家長,提醒一些生活上、學習上的問題,讓他的家人認可我、信任我、支持我,關係就像朋友一樣融洽。這樣我斷掉了他尋求“庇護”的後路,教育得到了落實,我的要求即使嚴格一點他也不敢打折扣了。

他成績差,上課愛做小動作,我就耐心跟他談做小動作的危害,真誠地告訴他,初中階段是一個轉折點,不能破罐子破摔,況且他根本就不是“破罐子”,我相信他,也很在乎他,他的點滴進步,我都看在眼裏,由衷地為他高興。與他講話時,我清楚地說出他哪天的作業做得好,哪天課文背得流利,在什麼地方還有缺點,我期待他能完全改正缺點。聽了我的話,他流下了眼淚,表示一定要改正缺點。話雖這麼說,但真正改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艱難的曆程,需要投入極大的愛心,需要反複抓。每當他忍不住又做小動作,與他談話時,我的語氣是嚴肅的,但我不發怒,我總是克製著情緒。因為我深深地知道,教育是喚醒與引導、鼓舞與激勵,是提供目標,開掘潛力。孩子容易被打動,也容易被傷害。既然嚴厲訓斥不起作用,那麼就微笑著,不斷提醒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在同學麵前保留一份自尊。他的每一篇日記,我都認真批閱,寫上評語,還借機與他交流。他學習越來越勤奮了,媽媽晚上催他睡覺時,他說:“老師給我麵子,我也要給她麵子呀!”

聽他媽媽說這話時,我不由笑了。大部分孩子都愛“麵子”,“樹活皮,人活臉”,試想,一個連“麵子”都不在乎的人,他還會在乎什麼?一個什麼都不在乎的人,老師的教育對其所起的作用還會很大嗎?“傷口在暴露無遺時往往會惡化,在潔布遮掩下才容易愈合”,孩子沒麵子時,要給予他們麵子;孩子有麵子時,要為他們留麵子;孩子失麵子時,要幫助他們挽回麵子;不到萬不得已,不損他們的麵子。對學生的尊重要發自內心,真正平等地對待他們,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這並不是放鬆要求,這與“嚴格”並不矛盾。

時光飛逝,一年半的時光就這麼過去了,薑明在成長,也在不斷進步。

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教師的最大心願。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尋找最適合的教育方法,教育沒有單行道,師生之間需要立交橋,教師要用現代教育觀念武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