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電專業《電子技術與基本技能》課程教學體會(2 / 2)

2.利用軟件教學,在電子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仿真軟件,在電腦上進行電子電路設計和仿真,靈活設置多種故障,克服實驗設備和實驗場地不足的限製,同時無需購買元器件及製版,節省實驗經費,降低安全隱患。況且仿真實驗本身可以讓學生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如同置身於真實環境中,在這種完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對學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仿真結果的演示可以把抽象理論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直觀圖像,讓學生在大腦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情緒也被調動起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盡管計算機模擬仿真不能代替真實工作中的實際技能訓練,但可以縮短學生的實際動手時間,提高訓練效率與質量,突出學生的自我參與,體現技能訓練的靈活性、操作性、過程性、情景性與交互性,使學生了解工作場景,熟悉操作步驟,規範操作方法,培養職業意識。並且仿真軟件易於升級,現如今是知識爆炸社會,信息電子行業迅猛發展,先進知識風起雲湧,先進設備日新月異,仿真軟件更易於接受新知識,更新新設備。

以上隻是自己對近幾年教學工作的一些思考。教學本身永無止境,我們每年麵對的教學對象也有所差異,每年電子信息的前沿技術都有所變化,本學科的老師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豐富知識儲備,加快知識更新,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總結,以便適應現代化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張龍興.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謝自美.電子線路設計(第2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3]王奎英.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