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幼兒對話和講述能力的培養(1 / 2)

幼兒對話和講述能力的培養

幼教天地

作者:吳誌蓉

摘 要: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與人交往、合作、溝通與交流不可或缺。在“生存的基礎,做人的基礎,做事的基礎和終身學習的基礎”的理念支撐下,幼兒園教師應引導幼兒積極、健康、有效地進行人際交往和合作,提高幼兒交往能力。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對話 講述

語言是人類交際、思維和學習的工具。在21世紀的今天,語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是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把“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列為教育內容和要求,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健康、有效地進行人際交往和合作,多層次、多角度地提高幼兒交往能力。一個人如果缺乏語言能力,其他方麵也會大受影響。嬰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嬰幼兒的語言訓練和培養是關係孩子終生語言能力的大問題。因此,幼兒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麵加強幼兒對話和講述能力的培養。

一、訓練幼兒的語言聽覺能力

平時注意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吸引幼兒安靜地傾聽。在與幼兒交談時,盡可能做到語言生動、表情豐富、手勢適當,以吸引幼兒安靜地傾聽。說話時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音,對難發的音采用稍微誇張的口型,便於他們模仿。另外,讓幼兒多聽歌,欣賞故事,增強幼兒分辨語音細微差別的能力,並使幼兒在良好語言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豐富幼兒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實孩子說話的內容,又創設說話情境。孩子對周圍生活往往充滿新鮮感,並時時伴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因此,幼兒老師可以利用周圍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帶孩子多看、多聽、多接觸,感觸大自然的氣息,引導幼兒在日常散步、勞動中有意識地觀察,說說自己的新發現及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或者提出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幼兒述說,當幼兒述說詞不達意、語句不完整時,不應急於糾正,以免幼兒產生心理壓力,挫傷幼兒說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要鼓勵孩子大膽表達,在幼兒述說完畢,老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並補充完整,使幼兒有信心再說、想說、敢說,成為善於表達的人。

三、在遊戲中鍛煉幼兒語言能力

幼兒與同伴遊戲,是語言發展的大好時機。開始時,遊戲主題的確定、遊戲場地、材料的選擇、遊戲角色的分配等都需要孩子陳述自己的觀點,傾聽同伴的意見。隨著遊戲的開展,必會產生人與人、人與物打交道的現象,如借玩具給娃娃過生日、請求幫助等。在遊戲過程中,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鍛煉,同時促進同伴之間的交流,使孩子的表述能力、傾聽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平時要鼓勵孩子多參與遊戲活動,並且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滿足孩子分享信息和喜悅的需要,擴大他們的交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