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仿說引導促提高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簡單為主,他們不會把話語說得很完整、很規範。幼兒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善於模仿。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會鼓勵孩子通過多模仿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生活中,我鼓勵孩子們多與成人交流,大膽表達,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大人的糾錯中明白自己表達的錯誤,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同時教材中的許多文章是幼兒們進行仿說的很好題材,如《拔蘿卜》一課,引導孩子們續編故事:“小狗小狗快快來,拔呀拔呀拔蘿卜”,“小貓小貓快快來,拔呀拔呀拔蘿卜”……幼兒們天真活潑,模仿能力強,隻要教師善於引導,隨時隨地都可以對他們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五、活動多樣促發展
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隻有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才有樂於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因此,老師要在精神上積極引導。比如:我在剛開學的點名活動中,引導孩子學習和別人問候的各種方法,先讓孩子和小玩偶等讓孩子覺得親切的物品相互問候。孩子們覺得很親切、很好玩,願意一起參與。對於內向不願開口的孩子,我會主動與孩子打招呼,先問候他,並鼓勵他:“如果下次你能跟老師說‘老師早’,我會非常高興的。”如果能力強的寶寶,我會這樣對他說:“明天,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老師、同伴打招呼呢?”另外適時地對幼兒進行獎勵,激發幼兒積極參與語言活動也很重要。人人都喜歡聽好話,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美,更何況孩子。所以在開展語言活動時,我常常用小禮物、貼紙等小獎品鼓勵幼兒積極舉手發言,效果很理想,有時候一些孩子還會因為老師沒有叫到他的名字而表現出沮喪。在此基礎上,老師可提高要求,回答完整、說得具體的幼兒優先得到獎品。另外引導他們結合主題活動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風雨雷電、花香鳥語、春夏秋冬……教孩子體驗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為幼兒的觀察對象,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成為幼兒體驗的內容,再讓幼兒把所聞所見、所思所感大膽表述出來,時間久了幼兒生活內容豐富了,思路也就開闊了。
總之,在幼兒園一日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隨時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暢所欲言,愛說話,說完整的話,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促使他們的語言能力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