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成為溝通高手的六項修煉(4)(1 / 2)

如果一開始的時候就使一位學生、顧客或你的孩子、妻子說“不”,那麼,即使你有神仙般的智慧和耐心,也無法使那種否定的態度變為肯定。正是這種“是,是”的方法,使得紐約格林尼治儲蓄所的出納員詹姆斯·艾伯森挽回了一位主顧,否則他就會失去這筆生意。幸運的是,詹姆斯·艾伯森在卡耐基培訓課中接受了相關的培訓,他懂得了這個方法。

“那天,”詹姆斯·艾伯森回憶說,“這個人走進來要開戶,我讓他先填寫一些表格,其中有些問題他願意回答,另外一些他根本不想回答。如果在以前,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告訴這位顧客,如果他不向我們提供這些資料,我們就會拒絕為他開戶。那樣的‘警告’使我很愉快,因為這好像在說隻有我說話才算數。但是,顯而易見,這樣的態度將使我們的顧客有不被重視的感覺。”

“因為上了訓練班的有關課程,我決定不跟他談銀行的規定,而是談顧客的需要。所以,我同意了他的做法。我告訴他說,那些他拒絕填寫的內容並不是絕對必要的。‘但是,’我引導他說,‘假如你去世,你不希望把存在我們銀行的錢轉移給你的親屬嗎’?”

“‘當然。’他說。”

“‘難道你認為,’我繼續說,‘將你最親近的親屬的一些資料告訴我們,使我們能夠在你萬一去世的時候準確無誤地實現你的願望,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嗎’?”

“‘是的。’他又說。”

“就這樣,最後他終於相信我們要這些資料的目的是為了他,他的態度就轉變了。他不僅把他自己的全部資料告訴了我,還根據我的建議,開了一個信托賬戶,指定他的母親為受益人,並爽快地填寫了關於他母親的詳細資料。”

想得到對方的肯定其實並不難,隻是人們忽略了如何去做。人們總是希望一開始對方就同意自己的看法,如果別人不同意的話,就急切地想駁倒對方,以獲得對方的認同。他們或許認為這樣做能夠顯示出自己的高明和突出。然而不幸的是,這種態度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就讓對方說“是,是”。

西屋公司的推銷員雷蒙負責推銷的區域內有一位富翁。雷蒙的前任和他花了13年的時間對這位富翁進行推銷,但是直到最近,才使這位富翁答應購買了幾部發動機。而當雷蒙再次去拜訪他的時候,他卻聲稱以後不會再訂購西屋公司的發動機了,原因是他認為這些產品太熱,不能把手放在上麵。

雷蒙知道如果與他爭辯的話,無疑會是徒勞。於是雷蒙打算找出讓對方說“是”的方法來。雷蒙對那位富翁說:“史密斯先生,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如果我公司的發動機確實過熱的話,你不應該再買。你花了錢,當然不希望買到熱量超過標準的發動機,是不是?”

“是的。”史密斯說。

“你知道,”雷蒙接著說,“電工行會的規定是,一架標準的發動機的溫度不能比室內溫度高72華氏度,是這樣嗎?”

“是的。可是你的發動機卻高出了這一溫度。”史密斯說。

“你工廠的溫度是多少?”雷蒙問他。

“75華氏度。”史密斯想了一會兒然後說。

“這就對了,”雷蒙笑著說,“75華氏度加上72華氏度等於147華氏度。如果你將手放在147華氏度的水裏,你會不會被燙傷呢?”

史密斯不得不說:“會的。”

“那麼,”雷蒙繼續說,“我建議你最好不要把手放在147華氏度的發動機上麵。”

“我想你是對的。”史密斯說。接著他們又談了一會兒,最後,史密斯答應在下個月訂購西屋公司35000美元的產品。

雷蒙總結說:“我最後才知道,爭辯不是聰明的辦法。我們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看問題,要設法讓對方說‘是,是’,這才是真正的邁向成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