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我和幾個朋友共同經營了一家小公司。就在我們公司附近,有家大保險公司的服務處。這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都分配好轄區,負責我們這一區的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做卡爾和約翰吧!”
“有天早上,卡爾路經我的公司,提到他們一項專為公司主管人員新設立的人壽保險。他想我或許會感興趣,所以先告訴我一聲,等他收集更多資料後再過來詳細說明。”
“同一天,在休息時間用完咖啡後,約翰看見我們走在人行道上,便叫道‘嗨,盧克,有件大消息要告訴你們’。他跑過來,很興奮地談到公司新創了一項專為主管人員設立的人壽保險(正是卡爾提到的那種),他給了一些重要資料,並且說‘這項保險是最新的,我要請總公司明天派人來詳細說明。請你們先在申請單上簽名我送上去,好讓他們趕緊辦理’。他的熱心引起我們的興趣,雖然都對這個新辦法的詳細情形還不甚明了,卻都不覺上了鉤,而且因為木已成舟,更相信約翰必定對這項保險有最基本的了解。約翰不僅把保險賣給我們,賣的項目還多了兩倍。”
“這生意本是卡爾的,但他表現得還不足以引起我們的關注,以致被約翰捷足先登了。”
歐文·楊是個著名律師,也是美國有名的商業領袖。他說過:“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了解別人心裏想些什麼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未來。”
“注意別人的觀點,引起別人的渴望”,這並不能解釋為“操縱別人,使他去做對你有益,而對他卻有害”的事,而應該是說“雙方都能因為此事而獲利”。在安德森太太發給鳳凰城12家銀行的信裏,在約翰向盧卡斯推銷人壽保險的交易行為當中,雙方都因處理事務的方式得當而彼此獲利。
一個電話工程師,他無法叫3歲大的女兒吃早餐,無論怎麼責備、哄騙或要求,都無濟於事。這個小女孩喜歡模仿母親,喜歡覺得自己已長大成人。所以,有天早上,這對父母就把小女孩放在椅子上,讓她自己準備早餐。果然小女孩弄得十分起勁,一看見父親進到廚房便叫道:“爸爸,看,今天早上我自己調麥片!”她吃了兩份麥片,完全不用哄騙,因為這不但使她興趣盎然,更使她覺得“深具重要性”。她完全在調製麥片的過程當中,找到了自我表現的途徑。
自我表現是人類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我們也可以把這項心理需求適用在商業交易上。當我們想出一個好主意的時候,別讓其他人以為那是我們的專利。不妨讓他們自己去調製那些觀念,他們會認為那是自己的主意,也會因特別喜愛而多攝取了好些的分量。
我們應記住,要首先引起別人的渴望。凡能這麼做的人,世人必與他在一起。這種人永不寂寞。如果你讀完本書後,隻學到一件事情——培養自己從對方角度去思考,如同從你自己的立場出發一樣——如果你隻學到這一點,就足以為你的生活道路打開新的一頁。
5分鍾搞定陌生人的方法:
(1)了解別人心裏想什麼,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2)隻有一種方法可以影響他人,那就是提出他們的需要,並讓他們知道怎樣去獲得。
(3)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你能捕捉到對方觀點的能力,還有,看一件事情須兼顧你和對方的不同角度。
(4)為人處世成功與否,全在於你能否以同情之心接受別人的觀點。
第三個原則:喜歡對方,對方才會喜歡你
卡耐基的忠告:得到友誼的最佳方法是必須注重施與,而不是獲得,但應該是親自贏取得來的,而不是靠一時的吸引或哄騙。
我常聽到許多人埋怨“我性情過於羞怯,很難引起別人注意”“沒有人會對我感興趣”,或是“別人並不想認識我”等。不錯,別人為什麼要喜歡你呢?這世界並沒有義務非要喜歡你或我,或任何一個人。有什麼特別理由別人會特別選中你(無論是工作或社交的理由)?除非我們具有他們所要的特質,否則,他們沒有必要特別注意到你。
瑪麗安·安德遜曾經很生動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時事業失敗,整個人很不得誌,幾乎就要放棄歌唱生涯。後來,憑借祈告和心靈的追求,她才逐漸恢複勇氣和信心,準備繼續為自己的事業奮鬥下去。有一天,她興致勃勃地向母親說道:“我要再唱下去!我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要繼續追求完美!”
母親回答道:“很好啊!這是很好的誌向,但是,要知道,我們的主耶穌以完美的形象到這世界上來,卻還是有人不喜歡他。人在成就偉大的事業之前,必須先學會謙卑。”瑪麗安聽了深受感動,因此決心在音樂造詣上“力求”完美,而不是“想要”完美。“謙卑先於偉大”,這是母親給她的最好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