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與人相處的九個基本原則(5)(2 / 3)

這正如杜威教授所說的:“自重是人類天性中最強烈的衝動和欲望。”也正如詹姆斯教授所說的:“在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我也曾指出,這種衝動正是我們區別於動物的特征,正是這種欲望才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千百年來,哲學家們一直在思考人類關係的準則,終於悟出一種觀念。這個觀念並不是什麼新的東西,早在3000多年前的波斯、2000多年前的中國,以及印度和耶路撒冷等地,先哲們就在傳播這種觀念,這就是中國先哲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者,亦施於人”。

你希望周圍的人讚同你,希望自己的價值得到別人的認同,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重視;你不願聽到不值錢的卑賤的諂媚,但渴求得到真誠的讚美。你希望你的朋友和同事都能像施科瓦所說的那樣,“誠於嘉許,寬於稱道”。我們大家都希望這樣。那麼,就讓我們自己先遵守這條法則: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就如何去對待別人。

那麼,你應該如何去做呢?答案是:隨時隨地實踐,這樣它就會給你帶來神奇的功效。

我曾向無線電商廈一位導路員打聽舒維爾先生的辦公室在哪裏。這位導路員穿戴整齊,口齒十分清晰地說:“舒維爾,(他稍作停頓)18層樓,(又稍作停頓)1816號房間。”他顯然對自己回答問題的方式非常自豪,胸挺得筆直,頭高高地抬著。

我走到電梯邊上,很快又轉了回來,對那位導路員說:“你回答我的方法實在是太美妙了,為此我要真心感謝你,向你表示祝賀。你的回答非常清楚準確。你真像一位藝術家,太了不起了!”他聽了我的話之後,精神煥發,顯然高興到了極點。他告訴我為什麼他每次都稍作停頓,為什麼每說一句話都會那麼準確……你看,我短短幾句話就讓他如此得意,以至於將頭抬得高高的。我突然感到自己那天下午也算是為人類的幸福做了一點有益的事情。

這條法則可並沒有什麼特權,沒有等級限製,它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奉行的法則。你大可不必等自己當上大官,或發了大財之後,再去奉行這條法則。你幾乎每天都可以運用它,例如我們進餐館,要了一份法式炸薯條,而女服務員卻端給我們一盤薯泥,這時我們不妨說:“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但我更喜歡法式炸薯條。”女服務員會說:“不用客氣,一點也不麻煩。”由於我們對她表示了尊敬,所以她會很高興地給我們換炸薯條。

“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讓你多費心”“請你……”“能不能……”“謝謝”,這些細微平常的禮貌短語,就像是每天單調的生活中的潤滑劑,會給我們的生活平添幾分色彩,增進我們的人際關係,而這同時也是你我優良品質的體現。

偉大的小說家凱恩擁有成千上萬的讀者,但是凱恩隻是個鐵匠的兒子,一生隻上過8年學,但他去世時已成為這個世界有史以來最為富有的作家。他是怎麼創造財富的呢?讓我們聽一下他的事跡。

由於凱恩酷愛詩,所以他將大詩人羅斯迪所有的詩都讀了一遍。他還寫了一篇演說詞,來歌頌羅斯迪在詩歌方麵的藝術成就,並將它送給了羅斯迪本人。羅斯迪當然十分高興,“任何一個青年能對我的才華有如此高深的見解,”羅斯迪說,“一定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於是,羅斯迪將凱恩請到家中來,讓他擔任自己的秘書。這對凱恩來說,可是改變人生道路的難得機會,因為他憑借這一新的身份,接觸了許多當代著名的文學家,從他們那裏接受有益的建議,並受到他們的鼓勵和激發,開始了他自己的寫作生涯,最終名聞世界。

凱恩的故鄉是英國曼島的格裏巴堡,它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各地旅遊者觀光賞景的勝地。他留下來的財產高達250萬美元!可是,又有誰知道,如果他當初沒有寫那篇真誠讚美羅斯迪的演說詞,他或許會窮困潦倒地死去呢!這就是發自內心地真誠讚美的力量,這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羅斯迪認為自己很重要,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千萬不要忘記愛默生曾說過的話:“凡是我所遇見的人,都有比我優秀之處。在這個方麵,我正好可以向他學習。”凡是你聽見過的人,你可能都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麵要比你要強,這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隻要我們承認這一點,承認對方的重要性,並由衷地表達出來,就會使你得到他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