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讓人感到憤怒的是,那些無所作為卻自以為很成功的人,整天都在用令人惡心的浮華誇飾之詞來掩飾他們內心的不安。這種人正像莎士比亞所說的:“人!狂傲的人!借著那麼一點兒才能,竟然在上天麵前胡作非為,騙得天使們都流下了眼淚。”
康涅狄格州的律師向我講述了奉行這條法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成功案例,但是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姓名,我們暫且就叫他G先生吧。
G先生來我班上接受培訓之後不久,就和他妻子駕車去長島,看望她的幾家親戚。他妻子將他留下來,陪同她年邁的姑媽聊天,而她自己則去看望另幾家親戚。由於G先生要在班上做一次關於如何運用讚美法則的演講,於是他打算從這位老太太這裏開始訓練自己這方麵的才能。
G先生在老太太的房子四周仔細巡視了一番,希望能找到一些他可以真誠讚美的東西。“您這棟房子是建於1890年前後,對嗎?”G先生問老太太。
“是的,”老太太回答說,“正是那一年建的。”
“它使我回想起我出生的老家的房子。”G先生說,“它真是太好了,真漂亮,裏麵真寬敞!您知道,人們現在再也不建這種房子了。”
“一點都不錯,年輕人!”老太太也表示同感。她說,“現在的年輕人可不怎麼在乎漂亮的房子。他們所想要的,不過是一小套公寓和一個電冰箱,然後無憂無慮地開著汽車,到處去兜風閑逛。”
“這是一所凝聚了理想和希望的房子。”老太太的聲音有些顫抖,陷入了回憶中。她充滿柔情地說,“這房子是我和我丈夫愛情的結晶。我丈夫和我在建這棟房子之前,設計構思了許多年。我們並沒有請建築師,它完全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然後,老太太領著G先生參觀了這所老房子。房子裏放滿了老太太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搜集到的紀念珍品:波斯披肩、英國老茶具、威格瓷器、法式寢具、意大利油畫,以及曾風靡於法國封建王朝時期的專用於古堡裝飾的絲帷。她對這些東西一直視如生命般寶貴。G先生對這些東西表示了真誠的讚美。
“老太太領我參觀完房子之後,”G先生說,“她又把我帶到車庫去。那裏放著一輛幾乎是全新的別克高級汽車。”
“這輛車是我丈夫在去世前不久買的。”老太太慢聲細語地說,“他離我而去之後,我再也沒有用過它……年輕人,你很會欣賞美麗的東西,我準備把這輛車送給你。”
“哦,不!姑媽!”G先生說,“您這可讓我不知如何是好了。對於您這番盛情,我當然感激不盡。可是我怎麼能接受這麼貴重的東西呢?我不是您的直係親屬,而且我自己有一輛汽車。再說許多親戚也很喜歡這輛別克車呢。”
“親戚?”老太太激動地大聲喊道,“是的,我確實有親戚。可是他們都正等著我死呢,這樣他們就好得到我這輛汽車了。但他們誰也甭想得到它。”
“如果您不願將它送給他們,那您可以把它賣給舊車專營公司。”G先生告訴老太太。
“賣掉它?”老太太叫了起來。“你以為我想賣掉它嗎?你以為我願意讓那些和我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坐在我丈夫給我買的車中,到處跑來跑去嗎?年輕人,我做夢都不會賣的。我隻想把它送給你,因為你是個懂得欣賞美麗東西的人。”
G先生盡力拒絕接受老太太的汽車。然而他最後不得不收下它,因為他的拒絕隻會使她更加傷心。
這位老太太一個人孤獨地住在這棟空蕩蕩的老房子裏,她所擁有的隻是她的波斯披肩、各種英國和法國古董,以及她的回憶。她所渴望的,正是像G先生這樣的讚美和欣賞。她也曾經年輕而美麗,擁有許許多多的追求者。她曾經和她的丈夫共同建了這所房子,這裏麵有他們永恒的、溫馨的愛情,他們還從歐洲各國搜集到各種珍品來裝飾這個愛情的巢窩。可是現在,她已經老了,在這年老孤寂的環境中,她渴望得到一點人性的溫暖,得到一點真誠的讚美,但沒有人給她所需要的東西。現在G先生給了她這一切,她的心猶如久旱逢甘露的大地一樣,充滿了感激,使她體會到了久別的情懷。一旦她得到這一切,那麼即使將那輛別克車送給G先生,也絕不能完全表達她對他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