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材中的寫字教學

識字與寫字

作者:孫太恩

一、示範引導,規範教學

語文學習講究潛移默化,尤其是對小學一年級學生,他們注重形象思維,教師作為引導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課中看不到板書是不正常的,示範是寫字教學的先導,教師在寫字教學中應規範板書好每一字,作出正確的示範引導。範字對學生學寫字的過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材中每課都有五至六個字要求學生會寫,我就常讓學生先認讀,觀察字形,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說說是怎樣記住的,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記住字形,把字寫正確,教師沒必要作過多的字形分析。然後,就開始在帶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規範指導書寫,向學生示範書寫每個字的全過程。在範寫過程中,結合生字教基本筆畫名稱,每個筆畫我都認真示範起筆、運筆和收筆;在示範中教給學生筆順規則、間架結構以及寫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

有時候,我一個字還要範寫好幾遍,一邊寫一邊說:“這個字老師沒寫好,我再寫一遍。”目的是讓學生像我一樣認真地寫好每一個字。教師嚴謹的態度成了學生的表率,他們就也不會隨隨便便去寫。我還用範字不斷跟所寫的字比較,比較運筆、結構等。實驗教材不僅每課後有“我會寫”的寫字練習,“語文園地”也有“我會寫”或“比比寫寫”的練習,都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規範地寫字。所以,教師正確而規範的示範指導顯得尤其重要。

二、美感熏陶,激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一年級所要求寫的漢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會意字,而它們與畫密切相關,本身就像一幅美的畫。由於象形字跟圖形在形狀上相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看圖比較,從而認識了生字,並且興趣很高,我就趁機啟發引導學生:同學們都喜歡畫畫,其實寫字就跟畫畫一樣,要認真觀察字形特點,注意間架結構以及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後用心地照著範字寫好每個字。我還把一些不注意在田字格中位置的字,如寫得太大或太小的字與範字作了比較,把寫得“東倒西歪”的或隨便了事的字與範字作比較,讓學生辯別哪個字寫得好,學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新教材的設計特別好,“我會寫”練習中的每個字都附帶描紅練習,在描紅的基礎上,再自己練寫,慢慢地潛移默化,學生模仿得就跟範字很接近了。我還經常使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生字的書寫過程,學生都愛看,還不由地說:“真漂亮!”寫字興趣更濃了。

三、嚴格訓練,培養習慣

我特別關注學生的寫字姿勢,這對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正確的寫字姿勢,比較有利於把字寫端正,而且還有利於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於保護視力。為此,我還編了一些兒歌口訣,如“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本子一尺,身體離桌子一拳”——“三個一”;還有“身子要正,肩要平,腿不動”等。這樣講解姿勢問題,學生易於接受,便於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