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字習慣方麵,剛開始學寫字時,有一些學生總是把本子擦得黑黑的、皺皺的,寫一個字擦一下。現在有很多類似修正液、修正紙、修正條之類的用具,學生隨時使用,不利於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我常鼓勵他們用心去寫,有備而寫,想好了再寫,不要塗塗改改。我還注意提高學生的書寫速度,為什麼有的學生在考試時做不完試題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書寫速度太慢。所以,我要求寫字練習一定要當堂交,目的是要求大家都達到一定的速度,久而久之,寫得慢的學生也趕上來了。
在指導寫字過程中一定要到位,教師要不厭其煩在課堂上巡視,時時提醒,當場糾正,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如一個學生在書寫“丁”字時,把整個字寫得太靠左邊了,我會指導他把豎鉤寫在豎中線上;又如一個學生把朋友的“朋”寫成像兩個“月”字一樣,我會告訴他注意整個字的結構,每個筆畫的間距等等。在教師的嚴格要求和反複指導下,學生就會逐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動靜結合,彈性練習
寫字教學本身是一件較為枯燥乏味的事,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我采用了動靜結合,彈性練習的辦法。例如,在課堂上除了教師講解外,還讓學生自己交流這個字該如何記,如何寫等;讓他們觀看書寫指導的動畫演示;讓他們動手書空等等。同時,我還強調了寫字時必須安靜,要心來才能寫好字。所以每當我們班進行書寫練習時,教室是很安靜的,這是寫好字的外因。“靜”還包括個人內心的靜,即專注。寫字時總愛東張西望,或做小動作都應及時教育,告訴學生專注、心靜才能把字寫好的道理。
在練寫上可體現彈性,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對每個學生沒必要提出同樣的要求和相等的量,不求多,但求好。過多的書寫不僅對學生的身體發育有害,還會影響學生寫字的興趣。有的學生寫得快,可讓他多寫幾個;有的學生書寫速度較慢,可逐步提高要求;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覺得沒寫好的,可以多寫幾個;喜歡寫的字可以再寫幾個;課堂練習完成了,回家還想練習,也可再寫幾個。這樣做,學生不會覺得寫字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在創造美。
五、展示交流,培植自信
每節課都要寫字,並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我在批改過程中都以鼓勵為主,經常給學生獎勵小紅花,蓋上“書寫工整”“頂呱呱”“有進步”等印章,激發其寫字的積極性。發現寫得好的學生,在課堂上表揚,有條件還可以通過實物投影儀等手段及時展示佳作,號召其他同學向其學習,並讓同學傳閱其作業本,發揮榜樣的作用。定期把寫得好的作品粘貼出來展覽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寫字的樂趣,還培植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到自己的情況,取長補短,及時校正,爭取下一次的展示機會。還可以開展寫字比賽等活動,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風氣。這樣,學生的書寫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