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學生在修改習作中提升能力(1 / 1)

讓學生在修改習作中提升能力

習作教學

作者:董菁 唐榮山

一、示範授法。學生剛學習修改習作時,常會不知從何入手,示範引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開學初,我們遵照單元訓練重點,每次選幾篇學生習作作為範例,指導修改,由扶到放,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掌握修改習作的基本方法。我們的做法是:學生每一次習作寫好後,我們先找出存在共性的兩三篇典型範文,然後用投影逐一映示,師生一起對範文進行合作修改,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修改習作的知識經驗和方法技能。

在示範修改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做到“三讀”:一讀,修改錯別字和運用不當的標點。我們要求學生先默讀例文,快速瀏覽,找出同學習作中的錯別字和運用不正確的標點符號,學生逐一彙報,我們用修改符號逐一修改。二讀,內容是否符合習作的基本要求。首先從習作要求到文題,從選材到立意,讀一讀,看看文章是否做到中心明確,感情真實,層次清晰,敘述具體有條理,內容詳略得當。三讀,用詞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不論是推敲,還是潤色,最終的落腳點是對詞句的有效修改。朗讀是最好的修改方法,通過朗讀,什麼地方多字、落字,什麼地方不流暢,什麼地方有語病,都能夠聽出來。凡是讀起來拗口,聽起來別扭的地方,我們都要求學生反複讀,仔細查找病因,然後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再請小組代表彙報。根據彙報,我們引導學生集體討論、推敲肯定後,運用增、刪、調、改的方法進行相應修改。通過認真細致地修改,文章基本達到文從字順,情真意切的要求,這樣,就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二、自讀自改。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頭說說看。”通過示範,學生知道修改習作的基本步驟和方法,然後我們要求學生輕聲朗讀,在讀中斟酌,反複推敲,發現自己習作中存在的問題,逐一加以修改。

三、互讀互改。學生自讀自改後,習作明顯完善多了,但難免還有一些自己發現不到的問題。為此,我們把學生合理分組,在組內或由一人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提出修改意見,或組員之間相互閱讀修改,並要求學生能夠嚐試著寫一些簡短的評語。小組互評後,要求學生再看看同學幫助自己修改的內容及評語,相互交換意見後,再作修改。

四、展示再改。在自改和互改的基礎上,學生習作得到基本完善,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修改的主動性,我們將習作課進一步延伸,為學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讓學生走上講台朗誦自己修改好的習作(先要求學生在小組內朗讀,然後小組推薦比較優秀的在全班朗讀)。學生在傾聽別人朗讀的同時,也會與自己的習作比較,取長補短,再完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隻要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如學生文中運用得好的一個詞、一句名言警句、一種修辭方式……隨即來一個口頭稱讚。學生讀完後,我們把他的習作再用投影映示來,對學生修改習作的態度、過程和方法再給予適當評價,讓學生從中提高修改的熱情。

在整個修改過程中,我們以“讀”貫穿學生修改習作的全過程,經過自改、互改、朗誦,學生不僅掌握了習作的基本要求和修改的方法,而且還能夠發現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品嚐到修改習作的成功感,極有效地調動了學生修改習作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