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自童心來,寫話也精彩

備課天地

作者:叢婷

俗話說:“孩子肚裏留不住話。”他們好奇、好問、好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無話不想說。寫話,就是要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敞開心扉,任情感自然流淌,說出童年心底的精彩。

一、打開話匣子,信筆吐心聲

同一事物,同一情景,同一畫麵,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認識。教師要允許他們發表不同的看法,鼓勵他們心想筆隨,放膽練寫。比如,教學生寫《我最喜歡的一種水果》,可讓同學們拿出自帶的水果,觀察形狀和顏色,用手摸、用鼻聞、用口嚐,各自將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話寫出來。有的學生寫道:“我最愛吃香蕉,它像一彎金色的新月。那淡黃色的果皮包著白色的果肉,吃在嘴裏甜甜的、軟軟的、滑滑的,味道好極了!”有的學生寫道:“我喜歡草莓,它們長得像紅寶石,身上有一顆顆‘小水晶’,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可口極了!”有一個學生寫道:“我要長上翅膀,飛到天宮去,嚐一嚐仙桃的味道!”還有一個學生寫道:“我要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裝一大口袋蟠桃,讓外婆嚐個夠。”我用“符號批改法”,在學生寫話本上,或畫隻長睫毛的大眼睛,表示讚揚他有雙聰慧的眼睛;或畫雙美麗的翅膀,表示該生有豐富的想象力;或畫張笑臉,表示該生寫出了心中的快樂,激勵他們用個性化的語言,寫出“童心”“童真”“童趣”。

二、啟開結合點,渠成水自流

在日常教學中,我結合詞語教學,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還采用“補充”“延伸”“仿寫”等寫話方法:(1)“補充”,即在教材故事、文本的“留白”處,讓學生展開想象,把相關內容寫出來。如:《北風和小魚》一文中,“北風看不見小魚了,非常得意……”北風這時會怎麼想呢?又會怎麼說呢?(2)“延伸”,即針對文章結尾留有的空間,啟發孩子續寫相關內容。如學習《青蛙看海》一文後,讓學生寫寫青蛙登上山頂後,看到了怎樣的景象?(3)“仿寫”,即模仿課文的表現手法,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寫話。如學習了《鮮花和星星》後,讓學生模仿文本寫詩句。有的學生寫道“我最喜歡天空飄動的雲朵:這裏一朵,那裏一朵,真比地上的牛羊還多;我最喜歡草原遍地的牛羊:這裏一隻,那裏一隻,真比天上的雲朵還多。”我還精選《逃家小兔》《鴨子騎車記》《騎鵝旅行記》《小豬唏哩呼嚕》等優秀讀物,讓學生課餘時間閱讀,走“閱讀——積累——表達”的閱讀寫話之路。

三、花開“心語牆”,人人有文章

每個月,我都要將全班學生寫話中湧現出的精彩片段、鮮活畫麵、童心寫真精選出來,抄寫、繪製、編輯成“心語快報”。“心語牆”定期刊出各位同學的心語,互讀、互評、互議,激活寫話思路,創新表達形式。“兒歌吟”“小幽默”“心裏話”“夥伴趣”“故事會”“他是誰”“莫忘記”等欄目也深受低年級學生的歡迎。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喜歡的欄目裏寫話、寫詩、發文章,體驗當小作家的快樂。

二年級開始,我嚐試讓學生自由地創作小詩。學生們用短小的詩句,表達學習、遊戲的快樂。如《字兒好了》:“鉛筆,矮了/橡皮,瘦了/娃娃,笑了/字兒,好了”又如《文具運動場》:“鉛筆標槍細又長/尺子跳板彈力棒/橡皮鞍馬平又穩/文具盒裏運動場”我對學生們說:“讀了你的小詩,老師仿佛也和你一起遊玩,快樂極了!”

學生喜歡寫話,喜歡讀小夥伴寫的話,更喜歡我講評他們的寫話。隻要我們用童心指導學生寫話,言童來自心,寫話必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