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 2)

2. 引導學生緊扣以下重點詞句展開感悟、品味、交流。

(1)不敢懈怠:“四處尋訪”“廣泛搜集”“親自考察”。

(2)不畏艱辛:“一襲破衫”“終日奔波”“撲麵而來的風沙”。

(3)不懼孤獨:“麵對孤燈”。

(4)不言放棄:“不顧年老體弱”“奮筆疾書”“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3. 談遷重寫《國榷》,課文寥寥數筆,卻為我們勾勒出了三幅震撼而又心碎的畫麵。請再次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用小標題的形式為三幅畫麵命名。

4. 選擇最讓你心動的一幅畫麵,展開合理的想象,用文字去豐富它的內容。

5. 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之後見彩虹。(引讀)“又經過了幾年的奮鬥,一部新的《國榷》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104卷,428萬4千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談遷也因此名垂青史。”

(1)比較前後兩稿《國榷》,難道僅僅是數字的不同嗎?從中你還發現了什麼?

(2)“名垂青史”的難道僅僅是談遷的名字嗎?還會有什麼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為畫麵擬題,並展開想象進行擴寫,將語言文字豐富成學生頭腦中的形象,既是對文本情感的升華,又是對文本的二度創作。學生在想想、寫寫、說說中,紮紮實實實踐著語言文字的運用。

三、感悟“信念”情升華

1. 談遷兩著《國榷》的經曆,讓我們每一個人動容,也為之深思,正如作者蔣光宇發自肺腑的讚歎——(師生齊讀最後一段)

2. 在逆境中成長並獲得成功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質,那就是——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下麵讓我們一道來聆聽幾位名人送給我們的箴言。(出示)

(1)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爾

(2)在荊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開辟出康莊大道。——鬆下幸之助

(3)由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誌,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愛因斯坦

(4)偉大的作品不隻是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堅定不移的信念。——塞繆爾·約翰遜

3. 聆聽了名人的箴言,想必大家也躍躍欲試,想一吐為快吧。下麵請寫下你想說的話,作為自己成功路上的座右銘吧!

【設計意圖】由作者、名人關於信念的感悟,再到學生自己寫體會,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指導過程,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高了讀寫能力,發展了思維,內化了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