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別樣的精彩

教學劄記

作者:錢東英

一、構建特色晨讀文本:讓學生讀之有物

1. 課文朗讀。教材裏的課文,需要學生熟讀。因此,除了語文課堂上的朗讀,在新課學習前,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晨讀時間,進行預習朗讀。單元教學結束後,也可以引導學生複習朗讀。

2. 經典誦讀。中國古代優秀文學作品特別豐富,唐詩、宋詞、元曲……作為中國人,應該誦讀並積累一些經典。因此,我們可以把一些適合小學生誦讀的經典編寫進晨讀文本。

3. 新聞播報。學習語文的渠道不止一種,聽廣播,看新聞,也是一種很好的語文學習方式。在每天的晨讀時間,用三五分鍾時間,輪流請學生上台播報新聞,既豐富了晨讀的內容,又激發了學生關注新聞、了解新聞的興趣。在實際操作中,筆者還請學生在播報新聞時添上一條“班級新聞”,介紹班級裏發生的事件。“班級新聞”播報貼近學生的生活,特別受學生的歡迎。

4. 好書推薦。語文的學習,除了學習課本,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讀優秀文學作品、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晨讀課上,不妨請學生上台介紹自己閱讀過的好書,簡單談談自己的閱讀感想,把好書推薦給大家,激發同學課外閱讀的興趣。當然,也可以在晨讀課上,讓學生自主閱讀課外書。

5. 美文賞析。晨讀課,還可以進行美文賞析訓練。優美的散文,篇幅短小卻生動有趣的故事,如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等。教師可以打印下來,利用晨讀課,帶著學生一起欣賞:欣賞故事的內容,欣賞優美的語言,體會獨特的結構等等。

6. 名言介紹。晨讀課,還可以組織“我喜愛的一句名言”交流活動。很多名言簡潔卻有深意,能讓學生懂得一定的道理,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鬥誌。

二、變革傳統晨讀形式:讓學生愛讀、樂讀

要讓晨讀課吸引學生,讓晨讀課“讀”出應有的精彩,教師必須積極尋求對策,變革傳統晨讀的形式。

1. 提前備好晨讀課。要讓學生愛讀,樂讀,教師要提前備課。備什麼?首先,要預設好晨讀內容。晨讀開始之前,教師要確定晨讀內容,有內容的早讀才能讀出精彩。教師精心做好晨讀教學預設,就不怕晨讀不“精彩”了。

2. 適當轉換晨讀地點。教師可以根據晨讀內容,根據晨讀需要,適當轉換一下晨讀地點:多媒體教室、走廊、校園……如美文欣賞,可以把晨讀地點移到多媒體教室,在現代化信息技術下,呈現出美圖,配上音樂,效果會非常明顯。

3. 選用多樣的晨讀方式。傳統的朗讀方式,已不能夠徹底地表達、渲泄學生讀書的情感,教師要根據晨讀內容,選擇恰當的晨讀方式:齊聲朗讀或自由背誦,配樂朗誦或分組賽讀,個人上台朗讀或教師示範。

4. 開展晨讀競賽活動。晨讀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如新聞播報,可以製定一些規則,每周評選一位“最佳小主播”,發一份紀念品;開展“最受歡迎的名言”比賽,通過投票,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名言”。期末複習時,我利用晨讀時間,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場“古詩擂台賽”,把一學期以來誦讀的古詩詞的題目,寫在一張張小紙條上,折疊好放在一個紙盒中,然後請敢於挑戰的學生上台抽小紙條背誦古詩,連續抽取5首,過關者免做家庭作業並獎勵一粒巧克力,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5. 師生共讀。教師不是晨讀的操控者,學生也不是被動的受控者。晨讀課上,教師的參與會激發學生晨讀的興趣。教師可與學生一道朗讀優美的文章,背誦精彩的段落;與學生交流讀書的感受,撰寫書評,向學生推薦好書;與學生就共同關心的話題發表看法甚至爭辯。

三、提升晨讀管理力度:讓學生讀有所獲

1. 調控紀律,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晨讀中。讀書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做到了這“三到”,才能讀出效果。晨讀課上,教師是組織者,不能遊離於晨讀之外幹其他的事情,而應該維持晨讀課堂的紀律。如果教師在幹別的事情,學生很容易分心。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投入狀態,用眼神提醒走神的學生;或者走到開小差的學生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讓他把心思收回來;或者幫讀書姿勢不正確的學生糾正一下。在教師的巡視、提醒、幫助下,學生自然而然就會靜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晨讀中。

2. 巧妙點評:提升學生的晨讀能力。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雖少,但日積月累下來,對於課堂知識的鞏固和課外知識積累是很有幫助的。而且,豐富的晨讀內容,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如美文欣賞,可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新聞播報,可以鍛煉學生的複述和概括能力;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晨讀能力,離不開教師的點評。晨讀課上,學生讀好一篇課文,我常會進行點評,可以就學生的聲音高低、播報的流暢度等進行點評,有時也可以請學生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