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適當的讚美,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孩子本來就具有自我發展的潛能,我們成人要做的就是了解他們的能力,尊重他們的發展欲求,開辟出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在讚美中完善自己,一個讚美並不是簡單的誇獎,作為父母要切實的欣賞和讚揚。有些父母常常把表揚掛在嘴上,孩子一旦犯了錯誤,就露出嚴厲的麵孔,孩子整天小心翼翼的做事,不能自我把握。其實對孩子的讚美是一種教育的藝術。但一定是發自內心的讚美。才是有效的幫助孩子進步的良藥。
每個孩子都是神童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禮完佛後,便到客堂休息。才坐下來,就聽到一位年輕的知客師對身旁年事已高的無德禪師喊道:“老師,有信徒來了,請上茶!”
過了一會兒,又聽到那位年輕的知客師叫道:
“老師,佛桌上的香灰太多了,請把它擦拭幹淨!”
“拜台上的盆花,別忘了澆水呀!”
“中年別忘了留信徒用飯。”
這位信徒見年老的無德禪師在知客師的指揮下東奔西跑,有些於心不忍,就問無德禪師:“老禪師,知客師和您是什麼關係呀?”
老禪師非常自豪地答道:“他是我的徒弟呀!”
信徒大惑不解地問道:“這位年輕的知客師既然是您的徒弟,為什麼對您如此不禮貌?一會兒叫您做這兒,一會兒要您做那兒?”
老禪師卻非常欣慰地說道:“有這樣能幹的徒弟,是我的福氣。信徒來時,隻要我倒茶,並不要我講話;平時佛前上香換水都是他做,我隻要擦一擦灰塵;他隻叫我留信徒吃飯,並不叫我去煮飯燒茶。寺內上下一切都是他在計劃、安排,這給我很大安慰。否則,我就要很辛苦了!”
信徒聽後,仍滿臉疑惑地問道:“不知你們是老的大?還是小的大?”
無德禪師道:“當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更有用呀!”
發現孩子的潛質,進行有效的培養,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神童。每個孩子都不是自己成功的,都是高明父母潛心的教育的結晶。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巨大的潛能,誕生時都很弱小,在生命成長過程中,都要傾注父母的大量心血。
可是,有很多的父母經常會忽視孩子的生命需求,不知道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是什麼。他們認為,隻要在物質上生活上對孩子盡量滿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這樣孩子就會有出息,就會成為優秀的人。
而忽略了孩子的潛能的發現,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最優秀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潛能,隻要是但的栽培,適當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神童。如果家長能夠根據孩子的潛質訂立一個合適的預期目標,就會讓孩子們在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過程中走向更高的目標。在每一個小目標達成時,都要就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與鼓勵,這有利於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信心和經驗。
發現孩子的潛質,並讚賞和激發孩子的潛力,其原因就是這種方法最容易滿足的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吃飯、穿衣、身體健康隻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內心世界的滿足和愉悅是所有孩子無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種高級需求。這樣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都會成為優秀的人。
禪意父母
人生的成功,不僅要去追求,還要善於等待。即便你的孩子是一個善學的人,他們在學習任何事物時也都是需要時間和機會的。當孩子還沒有能夠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時,我們就不能急著給他們一個否定的評價,我們要學會耐心的等待。如果我們總是不停地對孩子提出超出他們能力以外的要求,那麼遭遇失敗的孩子就會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和對父母的信任。很多父母要學會忽略孩子們暫時的落後或失敗,發現孩子的潛質,看到未來的希望,把目光定格在他們的進步和成就上,靜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就會給孩子的成長增添無窮的動力,讓他們提高成功的自信心,不斷地突破自己,這樣成長與進步就成了我們的孩子們人生的一大樂趣了。這樣的教育,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在人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