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生活的禪機(4)(2 / 3)

誠信的品德需要培養

桂琛禪師去參訪玄沙禪師,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識法相之學,故而指著一張竹椅問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你如何去理解?”

桂深禪師答道:“說到唯識唯心,那就從唯識唯心的角度理解好了。”

玄沙禪師不以為然,說道:“從道理上講似乎如此,但有時卻無法真正認識宇宙萬有。”

桂琛排師指著一張桌子道:“那請問老師,您喚這個作什麼?”

玄沙禪師答道:“桌子。”

桂深禪師搖頭道:“老師不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不喚作桌子,桌子是假名假相。”

玄沙禪師立刻改口道:“的確,‘這個’不是桌子,‘這個’的真相乃是木柴,木柴做成桌子則喚做桌子,做成窗子則喚成窗子,實則桌子、窗子的本來麵目仍是木柴。”

桂深禪師不住地點頭,但玄沙禪師指著木桌又改口道:“‘這個’不是木柴,不是窗子,這是山中大樹。”

玄沙禪師見桂琛禪師正要開口,舉手製止,又說道:“這也不是大樹,乃是一粒種子,集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等為緣而成樹、成木、成富、成椅,實則樹木窗椅,乃宇宙萬有之因緣所成。”

桂琛禪師道:“宇宙萬有,仍是唯識唯心。”

玄沙禪師道:“你既來此參學,不如說宇宙萬有一切都是‘禪心。’”

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沒有誠信,就會失去信任,就會變得孤獨,也會失去人們的幫助。所以教育子女,將誠信注入孩子靈魂最為重要。人不講誠信就沒法在世上立腳,人們就不願也不敢和你打交道。一個誰也不願與之打交道的人,能成功嗎?

做人必須誠實,誠實就是能受人信任,就能贏得朋友,贏得好的人際關係,為自己開拓了更多的通道。

要孩子學習誠信的最好辦法,就是要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對孩子給予充分的信任,對孩子的任何想法,都給予充分的重視和尊重,這樣就會讓孩子樂於袒露自己的內心。

孩子在前進的過程中,難免要犯一些過失,要對這些機遇寬容和理解,並適當的對此給予朋友似的指導和交流,就會讓孩子敢於麵對失敗,不掩飾自己的不足。

說謊往往是孩子逃避批評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說謊的毛病,不要僅就說謊而批評他,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了解孩子撒謊的根源,對孩子的言行做些調查核實,這樣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堵塞孩子說謊的漏洞,改正孩子說謊的毛病。

禪意父母

誠信是一種美德,誠信並不是天生就具備的,誠信的品德需要培養,並需要在長期的生活中修煉。有時候孩子做了錯事,許多父母認為嚴厲的懲罰可以遏止孩子說謊,其實恰恰相反,嚴厲的懲罰增強了孩子的恐懼感,隻會迫使孩子產生防衛心理而進一步編造謊言。說謊隻是一種現象,他有自己的根源和心理基礎。所以當您的孩子說謊時,千萬不要著急、氣惱。要細心的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找到根源。另外,在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之後,父母要予以鼓勵和寬容,然後指出錯誤的危害性,讓孩子在鼓勵中知錯改錯。

尋找一起過江的人

永嘉禪師聽說曹溪命脈——南華寺的六祖大師,是秉承釋迦如來以心印心、耳提麵命、口授心會而傳承下來的衣缽心法。於是不遠千裏來親近六祖大師,以求印證自己的見地。

永嘉禪師到達南華寺時,六祖大師正在上堂說法。於是永嘉禪師穿袍搭衣,手裏拿著錫杖,向法座右繞三匝,然後停在六祖大師的前麵,振威一喝,大吼一聲,也不叩頭頂禮。

六祖大師對他說:“出家人必須有禮貌,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你為什麼到這兒來?粗裏粗氣的,一點禮貌都沒有?”

永嘉禪師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意思是說,生死這樁事比什麼事情都大,無常鬼不知什麼時候就來了,我哪有時間來行禮呢?哪有時間管細節呢?沒有時間講究這些禮儀三百、威儀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