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可憐的老虎一樣,許多主管也時常會體味到“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由於組織結構上的等級製度,主管和部屬之間隔著一道深深的鴻溝。所有的部屬對你的態度,都像對待老虎一樣敬而遠之。因為:指出你的錯誤容易,可萬一你惱羞成怒,他們不是自取其禍嗎?更何況,由於立場不同,有些部屬不僅不會阻止你犯錯,反而會等著看你的笑話!尤有甚者,個別員工可能等的就是你倒台的這一天,他正好可以取而代之。想要部屬指出主管的缺點或錯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他確信自己能得到好處;第二,他得足夠勇敢;第三,作為主管的你,具有明辨是非的眼力和包容的胸懷。
34.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有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吩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以備做飯時用,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南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隻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根本無法過河打柴,最後隻能無功而返。
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不知道怎麼樣和師傅交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
師傅問什麼原因,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河水太急過不去,所以就沒柴可打了。我看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下來了”。
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智慧鑰匙: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過不了的河。既然過不去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因時製宜,因地製宜,這才是領導者的智慧和風範。
35.杜拉克的工作
世界知名的管理顧問大師彼德?杜拉克在從事診斷顧問工作時,情形是這樣的:雙方坐定之後,客戶總會提出一大堆的難題向杜拉克請教。杜拉克推開了這些問題,然後問客戶說:
“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呢?”
“你為什麼要去做呢?”
“你現在正要做什麼事呢?”
“你為什麼這樣做呢?”
杜拉克不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替客戶“界定問題”。他改變客戶所問的問題,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反問客戶,其目的是要幫助客戶認清問題,找出問題,然後讓客戶自己動手去解決那個最需要處理的問題。
智慧鑰匙:
為了追求結果,而沒有耐心花時間去界定問題,經常隻花幾分鍾提問題,卻花數月去解決一個並不重要的問題。其實我們隻要界定好問題,把問題簡單化、明確化、重要化(即判斷出問題的重要性),那麼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36.放權
二戰結束後不久,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威爾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副校長安排他聽有關部門彙報,考慮到係主任一級人員太多,隻安排會見各學院的院長及相關學科的聯合部主任,每天見兩三位,每位談半個小時。
在聽了十幾位先生的彙報後,艾森豪威爾威爾把副校長找來,不耐煩地問他總共要聽多少人的彙報,回答說共有63位。艾氏大驚:“天啊!你知道我從前做盟軍總司令,那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支軍隊,而我隻需接見三位直接指揮的將軍,他們的手下我完全不用過問,更不需要接見。想不到,做大學校長竟要接見63位主要首長。他們談的,我大部分不懂得,又不能不細心地聽他們說下去,這實在是糟蹋了他們寶貴的時間,對學校也沒有什麼好處。你的那張日程表,是不是可以取消了呢?”
艾氏後來又當選美國總統。一次,他正打高爾夫球,送來了急件要他批示,總統助理事先擬好了“讚成”與“否定”兩個批示,隻待他挑一個簽名即可。誰知艾氏一時不能決定,便在兩個批示後各簽了個名,說道:“請狄克(即副總統尼克鬆)幫我挑一個吧。”然後,若無其事地去打球了。
智慧鑰匙:
艾森豪威爾威爾大膽放權的行為告訴我們,不放權,事必躬親的領導往往吃力不討好。
37.老農移石
從前,一位農民叫阿牛,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自從他爺爺那輩起他們莊稼的地裏就有一塊巨大無比的石頭橫臥在田地中間,為此不知道碰斷了老農的多少把犁頭。聽人說那是一塊活石,在地下已經長了很深了,根本沒有辦法鏟除,所以阿牛就從上輩起就沒有動過要把石頭找人搬走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