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
感受人生內容的真實,活在當下,忙在當下,明白生而為人的現世意義。所以,我們人生中的種種抉擇,就成為了對自身生存意義的一種高難度的挑戰。活在當下,忙在當下,也就成了我們的生存姿態和處事原則。
感受人生內容的真實,活在當下,忙在當下,明白生而為人的現世意義。所以,我們人生中的種種抉擇,就成為了對自身生存意義的一種高難度的挑戰。活在當下,忙在當下,也就成了我們的生存姿態和處事原則。
人生是一次單程旅行。生命的列車一旦啟動,就會朝著一個地方隆隆駛去,絕無掉頭的可能。我們每個乘坐這輛列車的人都要明白,昨天已經過去了,而今天也將轉瞬即逝。珍惜現在的擁有,好好把握今天,才不愧對人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他一邊後悔著昨天的虛度,一邊下定決心,從明天開始做出改變,而今天就在這後悔和決心之餘被他輕輕放過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你所能擁有的隻有實實在在的今天。隻有好好把握今天,明天才會更美好、更光明。
王子猷棄官後住在山陰。一天夜晚下大雪,他睡覺醒來,打開房門,命仆人酌酒,向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於是就起身徘徊,吟詠左思的《招隱詩》。這時,他忽然想起了戴安道(戴逵字安道)。當時戴安道在剡縣,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那裏去。他走了一夜才走到,但到戴安道門前卻不上前敲門就又返回了。有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王子猷回答說:“我本來是乘興而來,現在興盡就返回家,為什麼一定要見到戴安道呢?”
對於當下奔波於塵世之中忙忙碌碌的人來說,誰還會不計成本、不計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呢?縱然是心向往之,也難以真的落到實處去。其實,這種有趣味的態度才是對生命的認真,因為生命本身就是樂的,能從中體味到這一點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幸福真諦的人。
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間的一站。
幸福有時就在我們的手中,但是擁有幸福的我們卻不知道,也不懂得珍惜。人世間的痛苦莫過於去追求自己手中已有的事物,而我們卻為“得不到”常常憂思。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驚覺原來幸福曾經來過。
是的,活在當下就要對自己當前的現狀滿意,要相信每一個時刻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開,你如果抱怨現狀不好,是因為你不知道還有更壞的,如果你不活在當下,就會失去當下。
人活在當下,應該放下過去的煩惱,舍棄未來的憂思,活在當下,忙在當下,用全部精力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因為失去此刻便沒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無法向往未來。
第二節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生活中,人們總是牽掛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情緒起伏。被負麵人性牽著鼻子走的人,不可能活出灑脫的境界。無雜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這需要修行,需要磨煉,一旦我們達到了這種境界,就能在任何場合下,放鬆、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實現完美的“自我”。
所以,要活在當下,就要麵對現實,麵對我們心中的雜念。隻有將功名利祿看穿,將勝負成敗看透,將毀譽得失看破,才能獲得禪宗所說的“平常心”。生命是一個過程,我們需要擁有玩味的心情對待身邊所有的事情。
有時候,人們為了心中的妄念,做出違背自我的事情,因為手中擁有的東西比別人多,最終反而陷入人生的困境。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以恬淡的心境麵對萬事萬物,反而更容易在忙碌的生活中“無心插柳柳成蔭”。
喬治是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職員。一天早上,他手上握著剛從紐約事務所發來的信函,走下佛羅裏達飯店的陽台,無疑,陽光照耀的假期已經泡湯了,接下來是非常忙碌的工作時刻。喬治心頭一急,隻想趕快進入狀態,匆忙地走著。此時,一位壓低帽簷、舒服地躺在搖椅上的朋友,一眼瞧見了慌亂疾走的他,就以佐治亞州特有的南部柔軟腔調喊道:“先生,你想趕往哪裏呀?身浴佛羅裏達亮麗陽光的你,不該還是如此急躁不安,來!坐坐搖椅,咱們一起完成偉大的藝術吧!”
“究竟是什麼藝術?請你告訴我,我真的不曉得你是從事哪種藝術的。”喬治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壓低聲音問道。
“沒什麼,”朋友安詳無事地回答,隻是想與你共享正在消失的藝術呀!如今大多數的人都已忘了它是什麼了。
“我是在做日光浴藝術,閑坐此處,讓慈愛溫情的陽光撫慰身心,一絲絲地滲透我的靈魂,請問你曾想過‘太陽’嗎?”
不等喬治回答,朋友繼續說道:太陽是那樣暖和優雅,悄悄地照耀著大地,它不按電鈴,也不打電話,隻是無聲無息地親吻著大地。想想它一小時的工作量,就遠超過你我一生的工作,太陽實在是太偉大了——花開草盛樹茂,大地一片欣欣向榮,使人間充滿生機與和平。
“我發現每當我沉醉於日光浴中,太陽就會慢慢滲透我身體的每一部分,撫平、安定一切,並施予我無窮的能量,所以我禁不住愛上日光浴了。老兄,把那郵件的事丟在腦後,在我身旁坐一下吧。”
喬治依言坐下了,讓溫馨的太陽光曬暖全身,而後回到房間開始處理郵件,出人意料的是,他迅速把事情完成了。
無論你現在從事何種工作,無論身處什麼位置,遇到的問題可能不同,但所麵臨的壓力其實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學會去適應環境,而不是怨天尤人、沾沾自喜或垂頭喪氣。如果能夠隨時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寵辱不驚、去留隨意,那麼就能夠簡簡單單地麵對自己的生活。
下圍棋的人常說“平常心”。所謂“平常心”,指的是無論麵對什麼樣的比賽,都應該以平日下棋的心情去對待,這樣就能下好。反之,過於興奮,高度緊張,把一盤棋看得過重,以至於心理失衡,結果會事與願違,該贏的棋也會輸掉。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冠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得最多的是一句很簡單的話,即保持平常的心態。的確,在競技場上保持平常心態,就能使競技者超水平發揮,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人生更是如此,忙碌之下,保持平常心,更容易走向成功。
一個真正得道的人,在物質世界的忙碌當中,會抱著一種超然物外、遊戲人間的心理看待人生,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遊戲人間不是玩世不恭,而是讓自己的心境輕鬆,守住做人的本分,從俗事中解脫,不被物質所累。這也是一種能於繽紛忙亂之中享受心中自得之趣的智慧。
第三節 先苦後甜,而苦不可過長
生命就像一次旅行,有既定的路線也有路旁美麗的風景。有時候,人太在乎目的本身,一門心思撲入其中,忙碌不止,就會忘記生命中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同樣值得珍惜。等到老去的時候,才驚覺自己隻顧著追求和趕路,卻從來沒有輕鬆地享受過。這難道不是人生的悲哀嗎?忙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最終發現自己離去時手中無法握有一物,這就成了一種悲哀。
享受當下的快樂,就是意味著,任何人的生命都隻有一次,任何一秒對於人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無法再生的。幸福無法“零存整取”,你需要在每分每秒中去體會幸福,而不是把所有的幸福“儲存”起來,等嚐遍了所有的苦再一次性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