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於上麵幾個問題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說明現在的工作不適合你,你不用在這個讓你如此心煩的工作上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了。在職場上,你還有很多選擇。找一份自己熱愛並擅長的工作,就好比和自己愛的人談戀愛,你在他麵前才會展現出最精彩的自我,這樣的工作才能把你的優勢全部發揮出來,並積累更多的財富。
所以,工作也和談戀愛一樣,要自己喜歡才行,這樣才會有興趣繼續幹下去,也才有動力去促使自身在職場上的表現。
有一位哲人這樣說:快樂的秘訣,就是時時刻刻做自己喜歡的事。
工作為我們帶來豐厚的報酬,滿足我們的物質需求,一個人活著離不開工作。而我們必須先愛它,工作才能給予我們最大的恩惠。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喜歡自己做的事,熱愛自己做的事,其實也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事實上,我們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把握自己想要的幸福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選對工作。選對了工作,我們才能樂在其中,才會發現工作就是實現我們理想的穩固基礎,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跟理想越來越接近,這樣工作起來效率就越來越高,我們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會更加努力地工作。
喜歡一樣東西,才會用心去做,才會有激情,才會創新,才會快樂!所以說,快樂地工作是最好的發動機!
第六節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枷鎖
長輩對子女所寄予的厚望,即民間常說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父母對兒女最美好的祝願,祝願兒女能夠獲得幸福人生,概括了不同社會背景下所有家長對子女成長的完美期望值。但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許多父母們費盡心思地開始忙碌起來,從孩子出生便開始規劃他們的人生之路,自以為是地安排孩子將來的劇本,希望他們能按照自己事先預定的故事情節將人生發展下去。他們為了子女忙碌,卻忘記了尊重孩子自身的意願。
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雖然充斥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意願,但是,現實社會的物質化的汲汲經營使之漸漸偏離了它最初所代表的美好意願,變得既局限又狹隘。這種思想一旦成為父母期待兒女的支配性觀念時,其危害性也就更加觸目驚心了。我們很容易發現周圍許多父母埋怨兒女無能,不能成龍成鳳,對子女抱有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兒女往往也有自己叛逆獨立的想法,他們拒絕遵從父母的意願成龍成鳳,埋怨父母不仁慈,不理解自己。最終的結果,輕則父母與兒女間產生許多摩擦,造成親子間的隔閡,甚至使兒女對父母產生仇視;重則兒女因為父母的逼迫走向人生歧途,甚至毀了兒女的人生前程。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樣的事例。
沈陽市鋼鐵工人王某,一心想讓獨生女學成鋼琴家,全家節衣縮食,買了架大鋼琴,但女兒剛剛五歲,正處在愛玩的年齡,根本不願學。但他覺得自己花費了這麼大的心血不能白廢,便強迫女兒練琴。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每天練琴長達八九個小時,練不夠時間便要遭到嚴厲斥責。於是她恨鋼琴,更恨爸爸,有一天,爸爸出門上班後,她望著爸爸上班的背影,拿起菜刀,把鋼琴砍得麵目全非,把鋼琴砍壞後又害怕爸爸回來會責罵,就把牆角邊的敵敵畏一飲而盡,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這怎能說不是一個悲劇呢?如果不是王某“望女成鳳”心切,怎麼能把一個本應該在父母懷裏撒嬌的天真活潑的小女孩逼到要去結束生命的地步呢?
當今社會,父母都有個陋習,打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旗號,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這不禁讓人想起這樣一則笑話。
孩子問:“爸爸我們怎麼樣才能擁有一棟很大很大的房子呢?”爸爸回答說:“你好好讀書就可以了。”孩子說:“為什麼要好好讀書?”爸爸回答道:“把書讀好了就可以賺很多很多的錢,有了錢就可以買很大很大的房子了。”孩子又接著問:“那麼,爸爸,你以前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呢?”
可以想象到笑話中爸爸的尷尬臉色。一個笑話卻反映了家長的矛盾,家長一味地要求子女要成龍成鳳,用自己的標準和期望值去衡量子女,就其自身而言卻從來不嚴格要求自己,己所不欲怎麼能強施於人呢?況且俗語有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父母作為子女的啟蒙老師,從孩子來到這個世上開始,生活中的言談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家長與其在子女身上寄予厚望,為什麼自己不能首先做得好些呢?羨慕別人的子女有所成就的同時要看看別人的父母都做了些什麼,如果孟母不三遷居所,怎麼能造就孟子這樣一位影響深遠的大聖人呢?有些父母平時沒有給過子女很好的關心,也不能創造良好的環境,考試後看到成績不如其他孩子,聽到的便是他們的抱怨與嘮叨,這樣的父母真是可氣亦可笑。
子女生來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也不可以把自身的願望強加給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當做一種美好的願望,祝福子女能夠平安幸福地過一生,而不能作為讓子女體諒父母苦心的借口。
第七節 別讓思維陷入深井
與其忙著一條道走到黑,不如去思考一下是否還有其他的行事可能。
“平麵思維法”是針對“縱向思維法”而言的。縱向思維是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平麵思維則偏向多思路地進行思考。對於這兩種方法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在一個地方挖礦,老找不到礦脈。按縱向思考的人,隻會嫌自己打得不夠努力,而增加努力程度。而按平麵思維法思考的人,則考慮很可能是選擇礦的地方不對,或者根本就沒有礦脈,或者要挖很深才可以找到礦脈,所以與其在這樣一個地方努力,不如另外尋找地方挖礦。
“縱向”總是放棄別的可能性,所以大大局限了創造力。而“平麵”則不斷探索其他可能性,所以更有創造力。工作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某個方麵是對我們不利的,這時我們所應采取的策略不是消極逃避,也不是圍繞問題的這個方麵轉來轉去,而應該是將對方的視線引到問題的另外一個利己的方麵,從這個方麵進行闡釋,這樣往往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
沃特斯是一家500強筆記本電腦公司的推銷員。一次,他去拜訪一位工程師,這位工程師想買一批重量比較輕的電腦出差用,在與沃特斯麵談時,這位顧客說出了他的抱怨:“我覺得你們的筆記本電腦有點重。”
“您為什麼會覺得重呢?”沃特斯問。
“你看,你們的筆記本有2.6公斤,而有一家公司的筆記本重量隻有2公斤。”
“重量為什麼對您這麼重要呢?”
“因為使用電腦的工程師經常在外麵出差,他們希望重量能夠輕一些,尺寸能夠小一些。”“我知道了。筆記本電腦是工程師的工作工具,這對於他們在外麵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這些工程師來講,您覺得還有什麼指標比較重要呢?”
“除了重量,還有配置,如CPU速度、內存和硬盤的容量,當然還有可靠性和耐用性。”
“您覺得哪一點最重要呢?”
“當然是配置最重要,其次是可靠性和耐用性,再後來是重量。但是重量也是很重要的指標。”
“每個公司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都會平衡其性能的各個方麵。如果重量輕了,一些可靠性設計可能就要犧牲掉。例如,如果裝筆記本的皮包輕一些,皮包對電腦的保護性就會弱一些。根據我們的了解,我們發現客戶最關心的是可靠性和配置,這樣不免犧牲了重量方麵的指標。事實上,我們的筆記本電腦采用的是鋁鎂合金,雖然鋁鎂合金重一些,但是更堅固。而有的筆記本電腦為了輕薄,采用飛行碳纖維,那樣堅固性就差一些。”
“有道理。”
“根據這種設計思路,我們筆記本的配置和堅固性一直是業界最好的。您對於這一點有疑問嗎?”
“看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了。”
“您的比喻十分形象。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更重視可靠性和配置,而這一點卻增加了它的重量。但這個初衷也符合您的要求,您也同意可靠性和配置的重要性。再說隻是重0.6公斤而已,不是個大數字,是嗎?”
“對,你說得不錯。”
在沃特斯的勸說下,客戶訂購了15台筆記本電腦。
故事中,沃特斯善於轉移問題的關注點,讓客戶的視線從產品的缺點轉移到產品的優點,而且讓客戶自己認識到,有這樣的優點,缺點已經無足輕重了,沃特斯巧妙地運用平麵思維法將問題轉移到了利己的一麵。平麵思維法的運用並非一件難事,有時要做的隻是讓對方的視線從A轉到B即可,也許A是對己不利的,但經過目光轉移,B就是對己有利的一麵了。隻要在生活中稍稍用心,我們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