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要事”第一,不是“凡事”第一
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的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這樣說過:“人類的重要任務就是將主要事務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的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這樣說過:“人類的重要任務就是將主要事務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整日忙碌的你,是否做到了這一點呢?
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這是我們提高做事效率,忙到點子上最簡潔、最有效的辦法。
王楠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大型公司做助理。剛到任時,總經理向他介紹了公司的情況和現狀,並且交給他兩件需要辦理的事情,一件是資金周轉問題,另一件是員工的日常需要供給問題。由於在大學時王楠學的是財會專業,所以,他認為自己有籌集資金的特長,因而產生了一個很實際的想法,就是將解決資金周轉的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這引起了公司絕大多數員工的強烈不滿,因為以前的助理總是將精力主要放在滿足公司員工的日常需要上,而新助理王楠卻不這麼做,他為解決資金的周轉在各個部門間不停地跑來跑去,幾乎很少去處理那些日常事務。
就這樣,公司員工對他的不滿日漸加深,後來就派了一名代表到公司總部那裏要求總經理撤換現在的助理,或者讓王楠徹底改變自己的做法。總經理了解了王楠的做法後,對那名代表說:“放心吧,他會將你們的問題解決得非常圓滿的,但是,你們要給他一段時間。”
沒過多久,公司的資金周轉問題徹底解決了,王楠這才轉過來致力於員工的日常需要問題。雖然後來他將員工的那些問題解決得很圓滿,但許多員工依舊對他抱有很深的成見,他在那家公司的人際關係也就可想而知了。最後,他不得不選擇離開了那裏。
後來,王楠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失誤就在於沒有將總經理交辦的任務分清主次,與下屬、與上級溝通得不夠。如果我將員工的實際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一個人在生活中常常難以避免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有不少人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方法,而被這些事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總是不能靜下心去做最該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應該做的事,結果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導致工作效率不高,效能不顯著。為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自己處理事情的優先表,列出自己一周之內急需解決的一些問題,並且根據優先表排出相應的工作進程,使自己的工作能夠穩步高效地進行。
在生活中,要做到“要事第一”,就要了解以下7個關鍵因素。
1.明確目標
要做到要事第一,我們首先要明確事情的發展目標,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這樣可避免重複作業,減少錯誤的機會。
2.找出“正確的事”
當一個問題擺在你的眼前,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去確定你要解決的是否是問題關鍵,是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
3.保持高度的責任感
一名高效能人士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自覺地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能動性,去推進發展目標的實現。
4.學會說“不”
一名高效能人士要學會拒絕,不要讓額外的要求擾亂自己的工作進度。拒絕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溝通能力,在決定你該不該答應對方的要求時,應該先問問自己:“我想要做什麼?或是不想要做什麼?什麼對我才是最好的?”
5.溝通增效
抱怨或者沉默,很可能會給別人留下辦事不力的印象,所以,你應該主動溝通,交流事情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且集思廣益去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6.過濾“次要信息”
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不要被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以電子郵件為例,第一步是先看信件主旨和寄件人,如果沒有讓自己覺得今天非看不可的理由,就可以直接刪除。這樣至少可以刪除50%的郵件。第二步開始迅速瀏覽其餘的每一封信件的內容,除非信件內容是有關近期內(如兩星期內)必須完成的工作,否則就可以直接刪除,這樣又可以再刪除25%的信件。
7.使用“優先表”
“要事第一”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善於發現決定工作效率的關鍵要事,在第一時間解決排在第一位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怎樣確立時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成了問題的關鍵和難點所在。
第二節 遇事要排好輕重緩急
進退講究對全局的把握,做事情要分清主次,有一定的計劃性。不會變通的人在處理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時,分不清哪個更重要,哪個更緊急。他們以為每個任務都是一樣的,隻要時間被忙忙碌碌地打發掉,他們就從心眼裏高興。會變通的人是根據事情的緊迫感,而不是事情的優先程度來安排先後順序的。
卡耐基在教授別人期間,有一位公司的老板去拜訪他,看到卡耐基幹淨整潔的辦公桌感到很驚訝。他問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你沒處理的信件放在哪兒呢?”卡耐基說:“我所有的信件都處理完了。”“那你今天沒幹的事情又推給誰了呢?”老板緊迫著問。“我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卡耐基微笑著回答。看到這位老板困惑的神態,卡耐基解釋說:“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隻能處理一件事,於是我就按照所要處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個優先表,然後就一件一件地處理。結果,完了。”說到這,卡耐基雙手一攤,聳了聳肩。“哦,我明白了,謝謝你,卡耐基先生。”幾周以後,這位公司的老板請卡耐基參觀其寬敞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謝謝你教給了我處理事務的方法。過去,在我這寬大的辦公室裏,我要處理的文件、信件等,都是堆積得和小山一樣,一張桌子都不夠,就用三張桌子。自從用你說的法子以後,再也沒有處理不完的事情了。
這位公司老板找到了做事的好辦法,幾年以後成了美國社會成功人士的佼佼者,如果你對大量事務感到手足無措,那麼不妨列一個優先表。
實際上,懂得生活的人都是明白輕重緩急的道理的,他們在處理一年或一個月、一天的事情之前,總是按分清主次的辦法來安排自己的時間。
第一,把重要事情擺在第一位。
商業及電腦巨子羅斯·佩羅說:“凡是優秀的、值得稱道的東西,每時每刻都處在刀刃上,要不斷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鋒利。”人們確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後,不等於事情會自動辦得好。你或許要花大力氣才能把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而始終要把它們擺在第一位,你肯定要費很大的勁。下麵是有助於你做到這一點的三步計劃。
(1)估價。首先,你要用上麵所提到的目標、需要、回報和滿足感四原則對將要做的事情做一個估價。
(2)去除。第二步是去除你不必要做的事,把要做但不一定要你做的事委托給別人去做。
(3)估計。記下你為達到目標必須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務需要多長時間,誰可以幫助你完成任務等資料。
第二,精心確定主次。
在確定每一年或每一天該做什麼之前,你必須對自己應該如何利用時間有更全麵的看法。要做到這一點,你要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
(2)我需要做什麼?要分清緩急,還應弄清自己需要做什麼。
(3)什麼能給我最高回報?
懂得生活的人會按優先程度開展工作。以下是兩點建議。
(1)每天開始都有一張優先表。
(2)把事情按先後順序寫下來,定個進度表。
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好,這對於你成就大事是很關鍵的。這樣你可以每時每刻集中精力處理要做的事。把一周、一個月、一年的時間安排好,也是同樣重要的。這樣做可以給你一個整體方向,使你看到自己的宏圖,從而有助於達成你的目標。做人要變通一定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才能把事情處理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條理。
第三節 時間別浪費在不值得的事上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總是被那些瑣碎的、毫無意義的事情所占據,那麼我們就沒有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好鋼用在刀刃上,忙要忙在點子上。
《共好》一書的作者肯·布蘭德總是將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多年來,很多效率管理專家不斷宣揚要有效管理時間,以便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有些人在細心研究之後發現了這種觀點中不合理的因素,即原本不需要努力有效解決的事情,卻在被人們浪費時間去處理,因為當人們花費心思處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時,往往會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情。
安德魯·伯利蒂奧是利用時間的楷模,他從來不浪費一秒鍾的時間,隻要時間允許,他就一定會拚命工作。所有知道他的人都說:“看,安德魯·伯利蒂奧真是太會珍惜時間了!”人們都知道,為了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建築師,他拚命地想要抓住每一秒鍾的時間。
每天,他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設計和研究上,除此之外,他還負責很多方麵的事務,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個大忙人。他風塵仆仆地從一個地方趕到另一個地方,因為他太負責了,以至於不放心任何人,每一件工作都要自己親自參與了才放心。時間長了,他自己也感覺到很累。
其實,在他的時間裏,有很大一部分都浪費在管理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上。無形中,他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有人問他:“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顯得不夠用呢?”他笑著說:“因為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後來,一位教授見他整天忙得暈頭轉向的,但仍然沒有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人大可不必那樣忙!”
“人大可不必那樣忙?”這句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他就在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醒悟了。他發現自己雖然整天都在忙,但所做的真正有價值的事實在是太少了!這樣做對實現自己的目標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限製了自己的發展。
大夢初醒的安德魯除去了那些偏離主方向的分力,把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很快,他的一部傳世之作《建築學四書》問世了。該書至今仍被許多建築師們奉為“聖經”。
他的成功隻是因為一句話:“人大可不必那樣忙!”
你應該時常對自己說,“任何時候,隻要可能,我必須做最有成效的事情。”以此,盡可能減少瑣碎無價值的事情。
當你陷入瑣碎工作中時,一定要自我反省。問問自己,你現在是否接近你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如果不是,就終止它們,並著手重要的事項。讓自己變成現代的時間駕馭者,減少例行公事,並多參與困難的決策和計劃。如此一來,你就會增加自身價值和晉升的機會。在多數情況下,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擾,隻要把注意力轉移一下就可以了——讓你有一個新的,能使你開心一點的心情。
美國的一位企業家舉了一個怎麼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好例子。
以前他寫作的時候,常常被紐約公寓熱水燈的響聲吵得要發瘋。蒸氣會怦然作響,然後又是一陣亂響——而他會坐在他的書桌前氣得直叫。“後來,”這位企業家說,“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露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響時,我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多麼像熱水燈的響聲,為什麼我會喜歡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我回到家以後,跟我自己說:‘火堆裏木頭的爆裂聲,是一種很好聽的聲音,熱水燈的聲音也差不多,我該埋頭大睡,不去理會這些噪聲。’結果,我果然做到了。頭幾天我還會注意熱水燈的聲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們整個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