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園丁往往習慣於把樹木上許多能開花結果的枝條剪去,一般人會覺得很可惜,但是園丁們知道,為了使樹木能更快地茁壯成長,為了讓以後的果實結得更飽滿,就必須忍痛將這些旁枝剪去。否則,若要保留這些枝條,那麼將來的總收成肯定要減少無數倍。
那些有經驗的花匠也習慣於把許多快要綻開的花蕾剪去。這是為什麼呢?這些花蕾不是同樣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嗎?花匠們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後,可以使養分集中在剩下的少數花蕾上。等到這少數花蕾綻開時,一定可以成為罕見、珍貴、碩大無比的奇葩。
做事就像培植花木一樣,與其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還不如看準一項適合自己的重要事業,集中所有的精力,全力以赴、埋頭苦幹,常會取得傑出的成績。
世界上無數的失敗者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才幹,而是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適當的工作,大好精力被浪費在東西南北各個方向上,而他們自己竟然還從未覺察到這一問題。如果把心中的那些雜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裏的所有養料都集中到一個方麵,那麼他們將來一定會驚訝——自己的事業樹上竟然能夠結出那麼美麗、豐碩的果實。
第四節 專注一件事,拒絕所有幹擾
學會拒絕才能專注於要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次隻能做好一件事,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首先要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然後排除一切幹擾,集中精力做好這些事情。總之,高效地忙,才能忙出成果。
如果你不會說“不”,不會拒絕別人的話,那麼你將為自己招攬很多的事,這樣你就無法專注於自己的要事。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你也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你應該學會說“不”,並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認為是最重要的事情上。
一些人每天都忙忙碌碌,但他並沒有做出什麼很有效的成績,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拒絕,大事小事統統全包,不分先後,不知道做好協調,隻要別人一開口,他就會忙前忙後的忘了更重要的事情,弄得丟了西瓜專揀芝麻。
漢斯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有一天,他和客戶約好在一家茶樓裏談業務,他用盡渾身解數給這位客戶介紹了業務內容,但是這位客戶好像誠意不太大,心不在焉地喝可樂,好像根本就沒有聽進去。
漢斯知道他是搞電腦硬件銷售的,而漢斯在大學學的就是電腦,他就轉移話題大談當今電腦硬件在市場上遇到的普通問題。結果把對方的興趣提了上來,最後兩個人約定下個星期再見麵,正式簽單。
漢斯非常興奮,到了那天,早早地就準備好了一切相關的材料,然而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是他的主管說有個多年沒有聯係上的大學同學要來,讓漢斯幫忙去機場接一下機,而主管自己卻沒有時間。
漢斯覺得這是主管交代的事,自己應該幫忙,再說時間還早,於是他就答應了。
由於堵車,等他從機場回來,客戶早就走了,痛失了一單千辛萬苦才談下來的保單。
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拒絕別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拒絕的技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溝通能力。在我們考慮是否要答應別人的要求時,首先應該問問自己:“我想要做什麼”、“不想要做什麼”或是“什麼對我才是最好的”。在做決定時我們必須考慮,如果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是否會影響既有的工作進度,而且是否會因為我們的拖延而影響到其他人?而如果答應了,是否真的可以達到對方要求的目標。一個做事目的性強的人要懂得說“不”的藝術。
拒絕是保障自己行事優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下麵我們列出幾條拒絕別人的技巧,供你參考。
(1)要耐心傾聽請托者所提出的要求。
(2)如你無法當場決定接納或拒絕請托,則要明確地告訴請托者你要考慮的時間到底有多長。
(3)拒絕接納請托應顯示你對請托者之請托已給予慎重的考慮,並顯示你已充分了解到請托者事項重要性。
(4)拒絕接納請托在表情上應和顏悅色。
(5)拒絕接納請托者應顯露堅定的態度。
(6)拒絕接納請托者最好能對請托者表明拒絕的理由。
(7)要令請托者了解你所拒絕的是他的請托,而不是他本身。
(8)拒絕接納請托之後,如有可能你應為請托者提供處理其請托事項的其他可行途徑。
(9)切忌通過第三者拒絕某一個人之請托,因為一旦這麼做,不僅足以顯示你的懦弱,而且在請托者心目中會認為你不夠誠意。
學會拒絕的另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是要慎許承諾,否則你就會被很多額外的事情占去自己的精力,甚至到最後落得一個別人和自己都不滿意的結局。
第五節 高效落實:一分鍾也別拖延
對每一個忙著打造自己成就和價值的人來說,拖延是最具破壞性的,它是一種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拖延,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而高效落實就是不拖延一分鍾。
拖延會侵蝕人的意誌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揮。處於拖延狀態的人,常常陷於一種惡性循環中,這種惡性循環就是:“拖延,低效能工作+情緒困擾,再拖延”。
我們常常因為拖延時間而心生悔意,然而下一次又會慣性地拖延下去。幾次三番之後,我們竟視這種惡習為平常之事,以致漠視了它對我們的危害。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輪在阿拉斯加觸礁,原油大量泄漏,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但埃克森公司卻遲遲沒有做出外界期待的反應,以致引發了一場“反埃克森運動”,甚至驚動了當時的布什總統。最後,埃克森公司總損失達幾億美元,形象嚴重受損。
沒有在關鍵時刻及時做出決定或行動,而讓事情拖延下去,這會給自身帶來嚴重的傷害。那些經常說“唉,這件事情很煩人,還有其他的事等著做,先做其他的事情吧”的人,總是奢望隨著時間的流逝,難題會自動消失或有另外的人解決它,但需知這不過是自欺欺人。不論他們用多少方法來逃避責任,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而拖延則是一種相當累人的折磨,隨著工作完成期限的迫近,工作的壓力反而與日俱增,這會讓人覺得更加疲憊不堪。
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現在就做”。麵對空白的紙和計算機屏幕很具有挑戰性,開始是最困難的工作,但卻必須開始。一旦開始,行動無限,結果多彩,令人喜悅。
接到新的工作任務,就立即切實地行動起來。諸如“再等一會兒”、“明天開始做”這樣的語言或者這種心理意念,一刻也不能在我們的心裏存在。馬上列出自己的行動計劃,去做!從現在就開始,立即去做自己一直在拖延的工作。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發現拖延毫無必要,而且還可能會喜歡上自己一拖再拖的這項工作,從而不想拖延,逐漸消除拖延的煩惱。
立即行動有時很難,尤其在麵臨一件很不愉快的工作或很複雜的工作時,你常常有一種不知從何下手的困惑。但你不必總是選擇拖延作為你逃避的方式,如果你覺得工作很複雜,可以運用切香腸的技巧來解決。所謂切香腸的技巧,就是不要一次性吃完整根香腸,而是把它切成小片,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嚐。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你的工作上:先把工作分成幾個小部分,分別詳列在紙上,然後把每一部分再細分為幾個步驟,使得每一個步驟都可在短時間內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開始一個新的步驟時,不完成,絕不離開工作區域。如果一定要中斷的話,最好是在工作告一段落時。
有時,你拖延一項工作,並不是因為整個工作會讓你感到不快,僅僅是因為你討厭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應先做你討厭的那部分。
歌德說得好:“隻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燒。一旦開始,完成在即。”“絕不拖延,立即行動!”這句話是最驚人的自動啟動器。任何時候,當你感到拖延的惡習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當此惡習已迅速纏上你,使你動彈不得時,你都需要用這句話來警醒自己,在一分鍾內動起來。
第六節 人的區別在於對零碎時間的利用
一個高效利用時間的人善於將零碎的時間有機地運用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辦事效率。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短期內也許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但經年累月,將會有驚人的成效。同時,你也會發現自己忙得是多麼的有價值。
富蘭克林曾說過:“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可以建功立業的人,隻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而默默無聞。”
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艾裏斯頓善於利用零散時間的方法和體會值得借鑒。他寫道:
當時我大約隻有14歲,年幼疏忽,對於愛德華先生那天告訴我的一個真理,未加注意,但後來回想起來真是至理名言,從那以後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處。
愛德華是我的鋼琴教師。有一天,他給我教課的時候,忽然問我每天要練習多長時間鋼琴,我說大約每天三四個小時。
“你每次練習,時間都很長嗎?是不是有個把鍾頭的時間?”
“我想這樣才好。”
“不,不要這樣!”他說,“你將來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長時間的空閑的。你可以養成習慣,一有空閑就幾分鍾幾分鍾地練習。比如,在你上學以前,或在午飯以後,或在工作的休息餘閑,五分鍾、五分鍾地去練習。把小的練習時間分散在一天裏麵,這樣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當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的時候,我想兼職從事創作。可是上課、看卷子、開會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時間完全占滿了。差不多有兩個年頭我不曾動筆寫過一個字,我的借口是沒有時間。後來才想起了愛德華先生告訴我的話。到了下一個星期,我就把他的話實踐起來。隻要有五分鍾左右的空閑時間我就坐下來寫一百字或短短的幾行。
出人意料,在那個星期的終了,我竟積有相當的稿子準備做修改。
後來我用同樣積少成多的方法,創作長篇小說。我的教學工作雖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許多可以利用的短短餘閑。我同時還練習鋼琴,發現每天小小的間歇時間,足夠我從事創作與彈琴兩項工作。
艾裏斯頓的經曆告訴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零散的時間是大可利用的,如果你能化零為整,那你的工作和生活將會更加輕鬆。
所謂零碎時間,是指不構成連續的時間或一個事務與另一事務銜接時的空餘時間。這樣的時間往往被人們毫不在乎地忽略過去。零碎時間雖短,但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斷積累起來,其總和將是相當可觀的。凡事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幾乎都是能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