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做第一流的事,不和鼬鼠比賽
第一流的人不會像凡夫俗子一樣浪費時間,他要以並不長的生命,忙完許多一流的事。他必須忍住不為小事所纏,他有很快分辨出什麼是無關的事項的能力,然後馬上砍掉它。假如一個人過於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會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第一流的人不會像凡夫俗子一樣浪費時間,他要以並不長的生命,忙完許多一流的事。他必須忍住不為小事所纏,他有很快分辨出什麼是無關的事項的能力,然後馬上砍掉它。假如一個人過於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會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有位哲人這樣說過:“純管理人也許能把事情做對,但是真正的領導人重視的是做正確的事情。”現代人的一大問題是開始太隨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輕重緩急,也不善於區分大小。假如碰巧能力較強,即便錯誤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不利的局麵也多能扭轉,但會無謂地耗費很多的時間和感情。
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的人,但他們對那些比較重要的事務卻總是做不到無動於衷。那些太專注於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抓住大事,小事自會照顧好自己。一流人物大都具備無視“小”(人物、是非)的能力,在你往前奔時,你不可以對路邊的螞蟻、水邊的青蛙太在意,但有毒蛇攔路是不行的。假如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行動,那就什麼也做不成。
許多人整天忙著處理瑣碎的事情,總是抱怨挪不出時間做正經事。其實他們的潛意識在逃避做正經事。因為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定力、勇氣和自信的。看看下麵這個故事,我們就會明白。
有一次,一隻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它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怎麼,”鼬鼠說,“你害怕嗎?”
“非常害怕,”獅子說,“假如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和鼬鼠比賽的麻煩在於,即使贏了,你仍然隻是贏了一隻鼬鼠”。對於低層次的交往的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顧的。在鬥爭中尤其如此。你假如與一個不是同一重量級的人爭執不休,就會浪費自己的很多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並無意中提升了對方的層次。
同樣的,一個人總是糾結於瑣事,對大事的愛好就會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碰到真正的問題,人們就越關心瑣事。這就如同下棋一樣,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會很輕鬆,你也很輕易獲勝,但永遠長不了棋藝,而且這樣的棋下多了,棋藝會越來越差,所以好棋手寧可少下棋,也盡量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較量。威廉·詹姆斯說過:“明智的藝術就是清醒地知道該忽略什麼的藝術。”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打攪,因為“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不放”。
第二節 打破效仿的鏡子,原創自己的人生
當我們正忙於羨慕他人的種種時,我們就想成為對方,卻忘了自己也是一座無盡的寶藏。所以,不要總是效仿他人的生活,因為別人有別人的理念和生存方式,而我們自己要做的,隻是去時常挖掘自己的魅力。
上帝對於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公平的,在你擁有了某一樣東西的時候必然會讓你失去一樣東西。比如,當我們擁有財富時卻失去了健康,沒有美貌的時候卻擁有了智慧,沒有較好的身材時卻有著很好的音色……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假如我們能夠充分地了解自己較之於別人比較出色的地方,了解自身最有特色的地方,並在這方麵發展,就能更有希望取得突出的成就。
一個人不要總是羨慕別人的好,總是想著向別人學習,殊不知你也有你的優點。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每個人的命運都蘊藏在自己的胸膛裏。隻有善於發現自己的人,才能走出命運的迷宮,找到真正的寶藏。
一個人不論是什麼樣的,他身上總會有閃光的地方。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他們雖然不是很聰明,但是他們身上閃現的是人最本質、最純真的東西,在時間的不斷檢驗中,他們也一樣的光彩照人,甚至比別人更加出色。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驚人的成績,如果將自身擁有的最突出的、上天贈予的不同於別人的優秀本能發掘出來,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黃昏時刻,有一個人在森林中迷了路。天色漸漸暗了,夜幕即將降臨。這個人心裏明白,隻要一步走錯,就有掉入深坑或陷入泥沼的可能。不遠處潛伏在樹叢後麵的饑餓的野獸,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他。
突然,他眼前出現一個流浪漢,他不禁歡喜起來,上前叫住流浪漢,探詢出去的路途。這個陌生的流浪漢很友善地答應幫助他。走呀走,他發現這個陌生人和他一樣迷茫,於是他失望地離開了這個迷途的陌生夥伴,回到自己原來的路線上。
不久,他碰上了第二個陌生人,這人肯定地說自己擁有能夠逃出森林的精確地圖,他就跟隨這個人走,終於發現這是一個自欺欺人的人,所謂的地圖隻不過是這個人自我欺騙情緒的產物而已。
於是他陷入了絕望之中,他曾經竭力問別人有關走出森林的知識,但許多人的眼神後麵隱藏著憂慮和不安,他知道這些人和他一樣的迷茫。他漫無目的地走著,一路的驚慌和失誤,使他由彷徨、失落而變得恐懼。無意間,他把手插入口袋,找到了一張正確的地圖。
他若有所悟地笑了:原來它始終在這裏,在自己身上尋找就行了。從前他忙著詢問別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在自己身上尋找。
我們時常就像這個迷路的人一樣,不明白存在於自己身上的財富是什麼,所以迷茫不堪。卡耐基說:“人人都是一座金礦,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潛能。”為什麼有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卻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而有的人終生都一事無成?問題不在一個人的天賦有多高,而在於人們常常看不清自己,難以認識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能深入地認識自身的潛能。這種潛力如果能夠被喚醒,就能做出種種神奇的事情來。
有些時候,人會有機會發現自己的潛能,如在某種突如其來的事件或壓力下,發現了自己從未發現過的能力;有時讀了一本富有感染力的書,或者由於朋友們的真摯鼓勵,也能發現自己的內在力量。但無論用何種方法,通過何種途徑,一旦激起內在力量後,你的行為一定會不同於從前,你就會變成一個大有作為的人。不論生活處於什麼樣的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相信自己身上有著不一樣的地方,在當下的生活中不斷地發掘自身的潛力,並由此取得不斷的進步。
第三節 務實是一種集腋成裘的成功
無目的地亂做等於無意義的瞎忙,我們要走向卓越,就要明白腳踏實地地完成自己定下來的事情,一步一個腳印地按自己的方向走出一條路來,是多麼的不易和偉大。
有這樣一道題,給你一張報紙,然後重複這樣的動作,對折,再對折,不停地循環下去。當你把這張報紙對折了51次的時候,你猜所達到的厚度有多少?一個冰箱?兩層樓?你能肯定這是你所能想象的最大厚度嗎?但是在計算機的模擬演算下,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果,這個厚度接近於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動作,卻製造了一個驚人的結果。為什麼看似毫無分別的重複,會出現這樣的奇跡呢?換句話說,這種貌似“意外”的成功,根基何在?
秋千所蕩到的高度與每一次加力是分不開的,任何一次偷懶都會降低你的高度,所以動作雖然簡單,卻依然要一絲不苟地去做。
看來,隻有務實,一步一步夯實成功的基石,才能有“滴水穿石”的驚人結果。“腳踏實地,才能避免漂浮。”這是成功者不斷勉勵自己的至理名言。要想成大事就要不斷地對自己說這些話,不厭其煩地提醒自己。務實,可以奠定你成功的基礎,讓你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隻要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即使是一個能力一般的人,也可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青睞、同事的稱讚,就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全神貫注、充滿熱情地工作。讓上司放心的就是你這份務實的心態,影響上司的也是這份心態。老板不喜歡那種冷漠、粗心大意、懶惰的員工。人們對待工作的不同態度,產生著不同的結果。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的結果有著天壤之別。
“來到這個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這句引自羅斯金的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沒有貴賤之分,沒有高尚和卑微的職業之別,上帝要每個人都從事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要每個人都在屬於自己的行業裏找到自己的快樂與滿足。
一件事情好壞與否,關鍵在於你怎樣去做。如果散漫對待,即使是稱王拜相,也不過沽名釣譽;但若能務實以待、全力以赴,則一個小小的教書匠,都可以變成大哲人。
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說:“生活中有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不管是最偉大的道德家,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這一準則。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也要堅持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各種嚐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後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務實並不等於原地踏步、停滯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韌性而不失目標,時刻在前進,哪怕每一次都隻前進很短的、不為人覺察的距離。然而“突然”的成功大都來自於這些前進量微小而又不間斷的“腳踏實地”。
第四節 換個角度思考人生
人生有圓缺,有滿空,這是沒有辦法去選擇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對於那些失去的東西,如果我們確實無法挽回,那麼我們就勇敢地接受,並且要用自己的雙手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卓越的人生或許是繁忙的人生,當我們改變不了前進的方向時,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我們的生命和人生進程。
邰麗華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缺陷就放棄了追求人生的價值,而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用一顆堅強、火熱的心創造生活。
邰麗華是中國唯一登上兩大世界頂級藝術殿堂——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的舞蹈演員,也許她並沒有達到舞蹈的頂峰,但她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殘疾人隻要通過努力一樣可以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在邰麗華兩歲那年,她因高燒失去了聽力,沒過多久,甜美的歌喉也關閉了,她從此陷入了無聲的世界。她當時的寂寞與痛苦難以想象。當她快滿7歲那年,父母決定將她送入市聾啞學校學習,在那裏的一堂律動課改變了她的人生。聾啞學校的律動課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振動感受到節奏的變化。當老師踏響木地板上的象腳鼓時,一種奇怪而自然的有節奏的振動刹那間傳遍邰麗華的全身,她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對另一個世界新奇的感知。當別的同學表現出萬分高興的時候,她已經將整個身體匍匐在地板上,深深地投入到那充滿幸福的律動之中了。她激動,她興奮,眸子閃亮,小臉通紅,她感覺到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美麗,她指著自己的胸口,用三個手勢告訴老師:我—喜—歡。她努力地感受不同的振動,嬌小的身體隨之擺動。她突然發現,這是一種屬於她的語言。她比別人勤於思考,更善於琢磨用舞蹈來表達情感。從此她踏上了她的舞蹈之路。在婀娜的舞姿背後,對於邰麗華,她要付出比常人多好幾倍的辛苦努力。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舞蹈事業中,為了練舞,她將自己變成了一隻旋轉的陀螺,24小時中除了吃飯和睡覺的時間,其他時間都是在練舞。找不準節拍再練,動作不對再改,一次又一次摔倒、爬起、摔倒、爬起。練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以致小腿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青黑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