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將卓越當做習慣(3 / 3)

什麼是貴人呢?所謂貴人通常是對你的職業具有真知灼見的商界長輩,這些人可以作為你的向導、靠山、顧問和讚助者。貴人可以是有意識地組織起來的,或者是遇到麻煩時無意中碰到的。

中國有“貴人”之說,即是一種在人生中出現“值得尊敬之人”的思想,它所說的貴人,大致都是身份比自己高或學識淵博者、德高望重者、有錢人等。而我們這裏所說的貴人,是公司裏身居高位的人,或者是公司裏令掌權人物崇敬的人。這樣的人經驗、專長、知識、技能等在那個圈子裏名聲響,說話管用,讓貴人扶上一把,有時可以省很多力。個人的努力像爬樓梯一樣,腳踏實地,而所謂貴人的出現,就相當於乘上電梯。

這樣的事情,在人生中總會有幾次。因為乘上了電梯,所以會一下子達到與以前完全不同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有能夠開拓人們命運的人的存在。實際上,是不是有人因與這樣的人相識而有完全的轉變呢?的確是有的。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年輕時曾立誌當音樂家。可是,在白宮遇見了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之後,他的人生方向發生了改變。他放棄了當音樂家的夢想,立誌走政治家的道路。肯尼迪在克林頓的人生事業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沒有肯尼迪,也許就沒有前總統克林頓,充其量會多了一個著名的音樂家。可以說肯尼迪是克林頓的貴人。

世界成功學權威安東尼·羅賓的事業成功也是因為碰到了生命中的貴人吉米·羅恩的幫助,吉米·羅恩幫他走上了研究成功學的道路。可以想象,當年如果沒有吉米·羅恩的引導、提攜,安東尼·羅賓可能還是一個普通人。

有人曾在很多公司中做過統計,發現90%的中高層領導有被貴人提拔的經曆;80%的總經理要得貴人賞識才能坐上寶座,自行創業成功的老板100%受恩於貴人。所以,要想迅速成就一番大事業,光靠自己一方麵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善於為自己尋找一個貴人,借貴人之力成就自己。

比爾·蓋茨剛開發計算機軟件的時候,名不見經傳。他就是借IBM這條大船的聲勢揚帆出海的。IBM曾是巨型計算機的“藍色巨人”,但由於漠視了微機的發展,致使蘋果電腦侵入市場。為了與對手爭市場,1979年,IBM著手開發微機,並放棄了完全以自主技術來生產計算機的方式,決定采用市場上的現有技術。IBM為自己的微機選擇操作係統和編譯程序,先找了美國海軍研究院計算機教授基爾道,他研製出的微機上市後廣受歡迎,基爾道乘機索要高價,IBM沒辦法,這才轉而找到蓋茨。雖然蓋茨並沒有開發過微機操作係統,但他立刻表示會為IBM專門設計一套,要價很低,隻希望自己將來還可以向其他客戶銷售略微修改的操作係統版本,這一要求被認可,蓋茨就近利用西雅圖計算機公司的成果,又利用了IBM遍布全球的營銷力量,為日後成為“世界首富”挖來了第一桶金。

在當今社會裏,這種靠貴人資助而使自己的事業步步高升的經驗同樣值得我們借鑒。貴人的資助和提拔往往就是強有力的敲門磚,能夠為自己贏得機會和廣闊的舞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做到“懷才有遇”,從而為自己進一步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

很多貴人都有眼光,有超前意識,能看出被資助人未來的發展趨勢。當初孫正義投資雅虎的時候,沒人看好因特網,而楊致遠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雅虎還隻是個概念。但孫正義聽了楊致遠的遠景描述,為他們的構想所打動,毅然決定投資他們。

所以,現在忙著施展抱負的你,一定不要忽視了人脈的巨大作用,尤其要擦亮眼睛,多多結識一些能夠為你的才華買單的貴人。如果還沒遇到你生活中的貴人,就要意識到在世上還有很多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遇到這樣的人時,要保持謙虛之心,要一心一意地去追求。這樣就不會錯過貴人資助的機遇,並使之成為改變自己命運的良機。

所以,要時刻謹記,生命中的貴人,可以助你的卓越早日到來。

第八節 變則通,苦海之後是妙境

變通,是打破僵局的智慧,是敢於嚐試的勇氣。人生之路,四通八達,遇事何不多想想,多找點方法,多想點出路。這樣,才能忙出成效來。

窮則變,變則通。佛教說人生本是苦海,人生亦有妙境。生命的長途中既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嶇的小路,聰明的人既向往大道的四通八達,也憧憬小路上的美麗風景;生命的輪轉中四季交替,既有姹紫嫣紅草長鶯飛的明媚春光,也有銀裝素裹萬木凋零的凜凜冬日,萬物生靈隨著季節的輪轉調整著自己的生存方式。

在生命的春天中,我們盡可以充分享受和煦的春風、溫暖的陽光,而遭遇寒冬之時,要及時調整步速,不急不躁地把握住生命的脈搏。

人的一生,總要經風曆雨,橫衝直撞,一味拚殺是莽士,運籌帷幄,懂得變通才是智者。

從前有一個窮人,他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窮人家境拮據,妻子又體弱多病,不得已向富人借了很多錢。年關將至,窮人實在還不上欠富人的錢,便來到富人家中請求他拖延一段時間。

富人不相信窮人家中困窘到了他所描述的地步,便要求到窮人家中看一看。

來到窮人家後,富人看到了窮人美麗的女兒,壞主意立刻就冒了出來。他對窮人說:“我看你家中實在很困難,我也並非有意難為你。這樣吧,我把兩個石子放進一個黑罐子裏,一黑一白,如果你摸到白色的,就不用還錢了,但是如果你摸到黑色的,就把女兒嫁給我抵債!”

窮人迫不得已隻能答應。

富人把石子放進罐子裏時,窮人的女兒恰好從他身邊經過,隻見富人把兩個黑色石子放進了罐子裏。窮人的女兒刹那間便明白了富人的險惡用心,但又苦於不能立刻當麵拆穿他的把戲。她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悄悄地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於是,當窮人摸到石子並從罐子裏拿出時,他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富人還沒來得及看清顏色,石子便已經掉在了地上,與地上的一堆石子混雜在一起,難以辨認。

富人說:“我重新把兩顆石子放進去,你再來摸一次吧!”

窮人的女兒在一旁說道:“不用再來一次了吧!隻要看看罐子裏剩下的那顆石子的顏色,不就知道我父親剛剛摸到的石子是黑色的還是白色的了嗎?”說著,她把手伸進罐子裏,摸出了剩下的那顆黑色石子,感歎道:“看來我父親剛才摸到的是白色的石子啊!”

富人頓時啞口無言。

“重來一次”意味著窮人摸到黑、白石子的幾率仍然各占一半,而窮人的女兒則通過思維的轉換成功地扭轉了雙方所處的形勢。所以很多時候與其硬來,不如做出變通更有效果。當客觀環境無法改變時,改變自己的觀念,學會變通,才能在絕境中走出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第九節 一屈一伸,磨礪大胸襟

在這樣一個媒體資訊很發達的時代,我們無須忙東找西,就可以在網上查到多數想要的資訊。所以,了解這個世界已非難事。但是,“見我心”的能力,未必會因為科技的發達而同步增長。

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行,使萬物得其潤澤,而不與萬物爭利,永遠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這個永遠不平靜的物質世界中,寧願自居下流,藏垢納汙,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人生在世,若能將水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可謂完人,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

有一個人總是不得誌,便有人向他推薦一位本村的智者打開心結。他找到老人,傾吐了自己的煩惱。老人默然舀起一瓢水,說:“這水是什麼形狀?”年輕人搖頭:“水哪有形狀呢?”老人將水倒在杯子裏,年輕人恍然道:“水的形狀像杯子。”老人又把水倒在花瓶裏,年輕人疑惑地問:“哦,難道說這水的形狀像花瓶?”智者不語,將花瓶裏的水倒入一個盛滿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滲入土中,消失不見了。隨後,老人俯身抓起一把泥土,歎道:“看,水就這麼消逝了,這就是人的一生。”

年輕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來,高興地說:“我知道了,您是想通過水告訴我,社會就像一個個有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在什麼容器之中就像什麼形狀。而且,人還極可能在一個規則的容器中消失,就像水一樣,消失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都無法改變。”這人說完,眼睛急切地盯著老人,渴望得到肯定。

老人終於笑了,但接著說:“也不全是這樣!”說畢,老人帶他來到屋簷下,伏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階上摸了一會兒,然後頓住,那裏有一個深深的凹口。老人緩緩地說:“下雨天,雨水就會從屋簷落下。你看,這個凹處就是雨水落下的結果。”年輕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裝入規則的容器,但又可以像這小小的雨滴,改變這堅硬的青石板,直到容器破壞。”老人微笑著說:“對,這個窩會變成一個洞。”這就是“人生如水”的智慧。

從做人上講,最好的狀態就是水樣的智慧——有剛有柔。人太剛強,遇事就會不顧後果,迎難而上,這樣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幾多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會優柔寡斷,坐失良機,這樣的人很難成就大事,一味軟弱,終究是扶不起的阿鬥。所以,做人的至高境界就是剛柔並濟,屈伸有度。

學會能屈能伸,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感情上都如此,似水一樣來適應社會。可以和一些人在一起工作,也可以一個人工作;可以被人捧到天上,也要學會忍受別人的責罵。在生活中慢慢地成長,找到自己的價值觀和愛情觀,這是一件可喜的事。

水,無常形常式,卻包容萬物,無往不利,能屈能伸。人生有兩種情境,一逆境,一順境。在逆境中,困難和壓力逼迫身心,我們應該懂得一個“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實力,以等待轉機;在順境中,幸運和環境皆有利於我,當不忘一個“伸”字,乘風萬裏,扶搖直上,以順勢應時,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