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思慮人生的轉折點(2 / 3)

7.有序的製度管理

製度大於總裁,法治大於人治;按章辦事,獎罰分明。有序的辦公環境可排除許多幹擾和人為因素,有助於提高,也有助於兌現員工的業績。

8.誘人的發展前景

盡管如今在公司發展不很如意,但公司發展潛力大,可保證你至少工作10年以上,那就努力待下去。忙著跳槽,隻會越跳越糟,說不定到頭來一事無成,受盡清貧生活的煎熬。

對於女性來說,她們還是處於一種相對的弱勢,那麼下麵我們就來介紹一些適合女性發展的工作,看看你能否對號入座。

1.教育業

女性天生就有一種母性,這種母性使女性有著比男性更強的心理優勢。女性的溫柔、心細、耐心等特征都是女性從事教育業的優勢。

從事教育業也可以開展各類文化技術培訓班,如電腦培訓班、英語培訓班、特種技能培訓班等。

2.服務業

服務業是十分適合女性的一個行業,很多成功女商人都是從這一行業起步的。因為女性的直覺判斷力十分強,她可以清醒地看到每個層次人們的需要。因此,選擇服務業是發揮女性優勢的一方天地。

服務業的範圍很廣,像餐館、酒店、旅社等。

3.廣告業

廣告對女性來說是個理想的行業,隻要你有創意又敢於挑戰,這是個可以施展才華的舞台。可是有兩點你必須特別注意:一是你要能設計;二是你要能製作。這好比一個律師,你既要能出庭為人辯護,同時還要有自己的事務所。在廣告這一行業裏,你要做代理人,同時還要有自己的廣告公司。廣告界是個廣闊而又奇妙的天地,也是一個對女性開放的天地。

4.會計業

在西方,有兩大就業潮流:很多男孩學電腦,成為電腦工程師;很多女孩學財會,成為財務管理人。在中國,也有很多女性成為非常吃香的會計師。女性的天性適於和數字統計打交道,會計業因此成為她們特別擅長的行業。

5.傳播業

在報紙、期刊和圖書等出版行業裏,女性的優勢處處可見。她們擁有女記者的采訪優勢,細心可以使她們成為優秀的編輯,她們的直覺判斷使她們能夠策劃出讀者喜愛的書目……女性在這裏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在影視傳播中,你的新構想和新觀念可以在這裏充分施展,你可以把它們變為影像和聲音,傳播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你可以攜帶著攝像機雲遊四海、走遍天涯。如果你感興趣的話,還可以當一名記者,與一些大人物、著名學者常來常往,從而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電視這一行也是值得幹的。如果你不願意拋頭露麵的話,幹廣播這一行也不錯。

6.律師業

女性也很適合從事法律工作。律師需要的是記憶力強、思維敏捷、善交際、善言辭等特點,很多女性都具備這些。在律師行業裏,大有作為的女律師也有很多。

7.藝術界

在這一行業裏雖然有許多大學畢業生,但也有些沒念過大學的。戲劇包容量很大,有學位的和沒念過大學的人同樣有成功的機會。當演員、歌手、技術員、編劇、導演等,女性都可大顯身手。不過,幹這一行的生活大都不規律,有時甚至把白天當成夜晚。如果你對這行有興趣的話,也不妨試試。

以上的七個職業,女人在選工作的時候可以有選擇地重點考慮一下,但是在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時,一定要特別謹慎,仔細衡量,像選擇戀人一樣選擇一份工作,這樣才會距離幸福更近。

第五節 跳槽:擇木而棲的法則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所以該“跳槽”時就“跳槽”。但是,要把跳槽給忙好了、忙對了,忙得讓自己無後顧之憂,就得在“跳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弄清楚自己的目的以後,再來比較一下“舊”單位與“新”單位哪個更能滿足你的目的,然後再決定是否要主動辭職。找出“正當理由”說服上司放你走。

跳槽之前應當首先清楚自己有沒有把握獲得更高的薪金,還要了解你的適應能力有多強,做各種比較,確定到底如何做才是最合算的。當你跳槽時,就義無反顧地向前衝。可能當你剛剛跳槽之後你所從事的行業會突然整體滑坡,這時就要隨行就市,不要與原來再進行比較,因為那樣做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是否所有的跳槽都會滿足你提薪的要求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當你辭職時,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就擺在了你的麵前,如暫時沒有了經濟來源,你原來確定的公司忽然不想再要人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會接踵而來。要學會接受各種不可預測的風險。

職場也如人生舞台一樣,一幕幕戲劇不斷上演,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透視酸甜苦辣的職場人生,對症下藥,這才能在萬變的生存空間中遊刃有餘。工作兩三年,可謂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平台期。失望、焦慮,進而茫然,這些心理感受是該時期最明顯的心理特征。誰都希望通過變化來改變現狀,這時,如何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是跳槽還是不跳?是轉行還是堅守?是爭當老板還是甘為職員……很多人由此陷入了迷茫。跳槽這個話題也不是什麼敏感的話題,跳槽其實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的遇到過,就看你是什麼樣的人才罷了。

假若你是職業經理人類的人才,你完全可以在邊工作的同時,邊委托獵頭公司。假若你隻是想換一個工作環境,擺脫現有的、沒有激情的工作場所,換一個空間的話,且你隻是一般的人才,沒有很強的特殊技能的話,你則可以請一個長假,利用假期的空當,順便找一下工作。

假若你隻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員工,勸你還是不要辭職為妙,因為有些公司不但要考查你的技術與本領,還要看你的工齡。如果你覺得大勢已去,想在目前的環境下再翻起身來已不是很現實或不值了,如你在一個崗位上幹了三年,仍然沒有職位上的提升,那麼就準備跳吧。跳之前好好地盤點一下自身職業含金量,同樣的,要勇於開高薪。

如果你是經理要留意自己的優秀員工,應該首先讓員工感到公司對他的關注。這種關注既是對於員工個人事業發展、福利待遇等方麵的關心,也包括經理要根據日常的接觸,有效判斷出員工是否有跳槽傾向。

當然,跳槽也不是一條永遠通往成功的路。在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注定了碰到種種逆境,如業績壓力、人事關係的困境、上級的工作方法不得當、對薪水和職位的失望,等等。成熟的員工會盡力去化解矛盾、適應壓力,找可以著力的地方進行改善,這樣不僅能在工作中盡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更能盡快適應打工的遊戲規則——學會建議勝過意見,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說服上級采納自己的建議,學會合作精神,學會和眾多的人友好相處,使自己的工作阻力更少。

第六節 選擇愛或被愛

“愛我的人對我癡心不悔,我卻為我愛的人流淚……”正如歌詞中所表達的困惑一樣,忙碌於戀愛煩惱中的人總是在困擾——找個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於是,這也成為了讓千萬男女糾結和困惑的問題。有時在做選擇時,他們感覺著痛苦與甜蜜的拉扯力量,為“該選哪一個”而費盡心思。

恐怕誰都不難聽到身邊的人曾深情地感言:“找一個愛我的人,還是找一個我愛的人做情人呢?”這種想法也漸漸成為很多人結婚前的困惑。但是,這種困惑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前提,那就是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不是同一個人。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不斷在抱怨:為什麼我愛的人不愛我,而我又無法愛上愛我的人。盡管現實殘酷,我們為什麼不能理想一點,希望可以尋覓到一個我愛且也愛我的人;我們為什麼不能積極一點,行動起來,讓愛我的人與我愛的人合而為一,即讓自己愛上愛我的人或讓我愛上的人愛上我。說來說去,以上無論是理想的想法,還是積極的行動,可能都無法擺脫造化弄人的厄運,無法改變現實中我愛的人不是愛我的人的情況。

小葉和男朋友在一起三年多了,他經常對她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拿你沒辦法。”他的意思是他不可能會不愛她。他的這句話,和他經常對她的好,讓小葉十分感動。小葉也非常珍惜男朋友對她的愛,他們終於確定了婚期。

可最近,小葉在一次外出旅行中遇到一個人,她才知道,原來“對我好”和“我喜歡”完全不一樣。喜歡一個人,沒有道理,身不由己,她就像是一個睡著的人,突然被水晶棒點醒,睜開眼一看,原來愛一個人這麼好啊!

認識了他,小葉才發現自己也會心疼人,也會體貼人。小葉想到過要跟男朋友分手,可她實在於心不忍。錯過了他,她可能再也遇不到對她這麼好的人了。

小葉的媽媽很生氣,說她不知足,說結婚就是要找一個對她好的人。可她姐姐說,世事難料,誰能保證男朋友會一輩子對自己好,萬一他中途變心了,她可就慘了。而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才會悉心經營婚姻,才能讓婚姻幸福長久。

小葉猶豫地徘徊在兩個人之間。

其實,徘徊原本就是一種選擇,它意味著我們並沒有真正愛上任何一個人。戀愛是一門學問,之所以可貴,就在於它和其他的功課大不相同。人一生中,幾乎所有的功課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追求到某種程度的進步,唯獨愛情不同,它必須是兩個人同時付出,而且努力的程度,最好能夠並駕齊驅,不要有太大的落差,否則就不容易感覺到幸福。

許多人忙著找一個這樣那樣的條件的婚戀對象,提出各種各樣物質上的或者精神上的極高要求,或者有錢的、或者有貌的、或者有權的、或者有勢的,等等。他們選擇著自己所“愛”的,這樣的“愛”卻是表麵和膚淺的。“被愛”是一種幸福,懂得被愛的價值,是一種更大的幸福。

許多時候,當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環境的時候,是不是就應該試著去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呢?是不是我們對愛情的要求太高,才會讓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分離?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愛,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真愛。希望越大,失望也會越大。那麼,我們何不索性降低一點兒對愛情的期望,順其自然,勿要強求呢?

是不是因為我們無法得到某個人,才會覺得自己最愛的是他呢?如果是這種原因造成了我愛和愛我不能統一的話,那麼,適宜的做法應該是盡量放下從前的感情,如果條件允許,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環境,如換個工作、換個城市發展,打開心扉,在新的環境裏開始一份新的感情。

如果你期望找到一個又愛你,你也愛的人,就不要受到那些消極觀點的暗示,自然從容地去找尋自己心目中的真愛。

戀愛或者結婚對象,不是選擇一個好的,而是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你在做決定之前,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是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是不是交往久了,習慣對方的付出,就變得理所當然,忘了珍惜、感恩,忘了互動、回饋?

(2)我是不是一個懶得溝通的人?雖然對方願意付出,但他給的,卻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才漸漸失去了感動。

(3)我是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有人對我好,我都覺得是應該的,當我偶爾願意對別人付出時,就覺得自己犧牲了很多。

(4)我是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當我在付出與回饋之間,尋找不到適當的平衡點時,就會想到要放棄。

其實,選擇適合的對象,當然很重要,但比這個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內心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麼。認識自己,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麵對選擇時,才不會三心二意。放棄不適合的選項時,才不會覺得可惜。激情過後理性跟上,短暫的激情不代表可以永遠,無論是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都要通過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