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舊我,接納不了新我,就很容易對生活失望。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足以讓人絕望的處境,隻有對生活處境絕望的人。不能因為經曆過一次失敗的戀愛,人就永遠不再戀愛,人們還是會在悲傷之後,又全力以赴地進入下一次的戀愛。不能說第二次的戀愛就不真誠,而是人會在過去的失敗中不斷地總結經驗,讓自己下次做得更加優秀。也隻有那些關閉了過去的窗,打開未來的門的人才能呼吸到更新鮮的空氣,看到更廣闊的星空。
丟棄舊我,接納新我,就如同一個人想往自己的衣櫃裏再放進去一些新的衣服,但是舊衣服擠滿了櫃子的空間,隻有拿出那些舊的衣服,才能給新的衣服騰出空間。有人覺得拿出來扔掉太可惜了,但實際上這些衣服的利用率極低,隻是占用了空間。心也一樣,如果存了過多過去灰暗、悲傷的事情,那麼,未來幸福、美好的感覺就永遠無法填進你的大腦,人又怎麼會快樂起來呢?所以,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應當像換掉舊衣服一樣,將腦中那些過去的悲傷的、失望的事情一件件地倒出腦海,將那些美好的、充滿希望的事情換進去,才能夠真正地快樂起來。
一個優秀的人,無論他遇到什麼不幸的事情,他都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相信未來是最美好的,能做最喜歡的事情,會遇到自己最愛的人,會過上最美好、最溫馨的日子。要勇於丟棄舊我,接納新我。
由美國勵誌演講者傑克·坎菲爾和馬克·漢森合作推出的《心靈雞湯》係列讀本,這些年來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感動、激勵了無數人。可是誰能想到在開始寫作之前,馬克·漢森經營的卻是建築業呢?
原來,馬克在建築業經營徹底失敗,破產之後,果斷地選擇了放棄,選擇了徹底退出建築業,並忘記有關這一行的一切知識和經曆,甚至包括他的老師——著名建築師布克敏斯特·富勒。他決定去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創業。
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對公眾演說有獨到的領悟和熱情,而這是個最容易賺錢的職業。一段時間後,他成為一個具有感召力的一流演講師。後來,他的著作《心靈雞湯》和《心靈雞湯Ⅱ》都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
馬克在不斷的選擇之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航向。如果說當初他不及時地進行選擇的話,或許就不會有這個被大眾熟知的馬克了。我們每個人也一樣,在人生的曆練中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進行理智的選擇。
選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選擇而放棄,人總怕錯過最好的,於是總難抉擇。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智慧進行權衡,權衡什麼是最重要的,權衡什麼最值得珍惜,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裏之後,大膽地做出選擇,一旦選擇了就不要因為失去的那些而後悔,要知道,有失才會有得。
第八節 敬畏心鍛造有高度的生活
無畏,則為所欲為。一個人連對生活的敬畏都失去了,那麼,他的“勤奮”和“努力”就可能會走上一條彎路。拿了不該拿的,丟了不該丟的。所以,有所束縛和克製,是一種避免瞎忙的智慧。收攏自己的翅膀,是為了讓別人更好地飛。克製自己,對生活充滿敬畏,才能收獲他人的感恩,從而造就自己有高度的生活。
一個有信仰的人,時刻懷著一顆敬畏的心去生活。常有人說到“大無畏”的精神,佛曰:把生死置之度外,謂之“大無畏”。大無畏精神的確能夠體現英雄氣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生是不能無所畏懼的。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這樣解釋孔子的一句話。“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南懷瑾先生說這裏所謂的畏就是敬,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
隻有兩種人可以無畏,一是最有智慧的人,一是最笨的人。孔子教我們要尋求畏懼,“畏天命”,也就是要有宗教信仰,中國古代沒有宗教的形態,但有宗教哲學;“畏大人”,這個大人並不是一定指高官權貴,隻有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持有高山仰止的畏懼之心,才能有所成就;“畏聖人之言”,像我們讀《論語》,看四書五經,佛教徒看佛經,都是讀聖人之言,怕違背了聖人的教誨。
正是因為這種敬畏之心,才使我們能夠時刻勉勵約束自己,在各方麵止於至善。一個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絕對不同,相反,若一個人無所畏懼,肆無忌憚,那麼就很容易失敗了。
有這樣一則故事。
寺院中都有不可違背的清規戒律,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些和尚屢屢犯戒。這天,剛剛做完日常佛事,僧侶們正要走出禪房時,方丈守心法師揚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個瓷瓶,摔了個粉碎。眾弟子一下愣在那裏,不知方丈的這一舉動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所致。守心法師見學僧都以探詢的眼光看著自己,便語氣凝重地說:“一杯泥土,不知經曆了多少工序,經過了多長時間的煆燒,才超脫成珍貴的瓷瓶,被我們擺上了神聖的供桌,成為一件高貴聖潔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千百年都不會損壞,可以萬世流傳。可是,揚手之間,它就墜落於地,一文不值了。同理,一個人,尤其是斂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號,悟出個境界,不是件易事!若不珍惜、不自律,墮落起來與瓷瓶無異!”僧侶都默默無語,有些人忽然有所頓悟,合掌跪地,深表懺悔。
當心中有所畏懼的時候,才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會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才會從內心規範、克製自己的行為舉止。
不知天命,不畏大人,不聽聖人之言,一個如此無知無畏的人不論在何種遊戲中,都是最容易犯規出局的。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總得有所敬畏。那種對任何事物、任何規則都“無知無畏”乃至“大無畏”的固執心態,是十分可怕的。
第九節 把克製看做是一種人生的自律
“不知常,妄作凶”,醉生夢死,盲目人生,那將沒有好結果的。忙著把自己一味地展示出來,忙著把觀點和想法一股腦地傳達出來。其實,這樣的作為也帶上了一些不顧他人意見的意味。
人們常說:“率性而為,真性情也。”生活中,許多人認為讓自己的情緒不加控製地表現,是性格率直的表現。人們也常常認為這樣的人心地單純,沒有城府,交往起來更讓人放心。古人所認為的“率性而為”指循照自己的個性發展,做自己愛做的事,走自己願意走的路。其“為人”、“本性”都顯示出性情之美,所謂“率性隨緣”,“其心長樂”也。
因此可知,“率性”不是隨便,真正的“率性而為”應該是“率真”,是指人們將人性中美的一麵盡情展現出來,而不是讓人們將人性惡的一麵盡情發揮。要知道,生活中的許多壞事都是從率性而為開始的。人生一世,好像開車進行一次漫長的旅行。無論我們心裏多麼急於到達目的地,紅燈亮了我們就得停車等待,綠燈亮了方可開車前行,該限速時就要減速,即使上了高速也不能由著性子風馳電掣。如果由著性子來,如入無人之境,遲早會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俗話說得好:“看得破,忍不過。”很多事情人們並非不知道後果,養成習慣了,就很難控製自己不去做。這便是“率性而為”的災禍。
如何克服率性而為的習慣呢?兩個字:叫停!當自己心中衝動,忍不住想做某件事時,就及時“叫停”,讓自己等一等,冷靜思考一下,這樣做是否值得。養成了“叫停”的習慣,雖然不能事事做得恰到好處,起碼不會因為率性而為走上毀滅的道路。這便是自製的美德,隻有學會自製的人才能控製別人,冷靜的人是永遠的勝者。
要學會自製,做到真正的“率性而為”,首先就要規避自己的壞習慣。很多例子都表明,壞習慣往往是從一件件小事開始,日積月累,慢慢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惡習。商朝的亡國暴君商紂王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商紂剛繼王位的時候,並無荒淫之象,政治還算清明。那時的商紂王天資聰慧、能言會道,平時與臣子們辯論,沒有人能辯得過他;他力能搏虎,兩臂一開,有千斤力氣,常常被臣子稱讚為有明主風範。
有一天,在朝堂上議事完後,商紂王忽然拿出一雙別人製作的象牙筷子,請大臣們觀看。大臣們看後,都覺得做得精致大方,雕花鏤雲,頗為美觀,為此感到高興。然而,有一位大臣——商紂王的叔父箕子看了這雙筷子後,卻麵露憂色。
退朝之後,一些臣子問箕子為何見筷子色變,箕子說:“我看到了這雙象牙筷子,就擔心紂王會變壞呀!”眾臣不解,說一個堂堂帝王,怎麼會從一雙象牙筷子變壞呢?箕子這才又向眾臣們敘說起他自己的看法來:“列位想想看,這樣好的筷子,紂王肯定不會把它放在土製的碗罐上,那會顯得難看,也太委屈了這雙筷子。它該配上一些玉製的碗碟,才顯得好看。有了象牙筷、玉碗碟、玉杯,吃什麼呢?用這些精美的器具盛些豆角豆葉之類的東西來吃,恐怕紂王也不太樂意了,他必然要在這樣的碗碟裏裝上旄牛、大象、金錢豹的肉來吃才感到有味。而有了這些後,他肯定不會再願意穿粗布短衣站在茅屋草棚下吃它,他就會要人費時織衣,費人蓋房,而錦衣廣廈了。如果這樣長久下去,人們就會對他不滿而進行斥罵,他就會對不滿者鎮壓,必然變得殘暴。那時候,你我還能站在這朝堂上嗎?”然而,這些大臣聽了,都不以為然,且無不哈哈大笑。箕子再沒說什麼,隻是搖頭,歎氣。
然而,正如箕子所料,商紂王漸漸荒淫起來。沒過幾年,商紂王就建了肉林,懸肉其中,旁邊設上炮烙。還造了一座很大的池子,蓄滿了美酒,何時想喝,臨池即可長飲。群臣諫議,漸漸地他就煩了,後來就大加刑戮,殺害忠良,失去了民心,他也最終被武王逼上鹿台,失去了統治。
如果我們也像商紂王一樣“率性而為”,放縱自己人性中惡的一麵,必然也會落得和他一樣悲慘的下場。所以,古人說:“莫因惡小而為之。”要想不受壞習慣的傷害,關鍵是不要讓壞事開頭。一旦無意中沾染了壞習慣,也要及時警醒,在他造成危害之前拋棄它。
率性而為,不是肆意妄為,不是懶惰無為,而是向著自己的理想,努力拚搏,無視那些挫折、困苦、失敗,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向理想前進。率性而為,不是安於天命、不思進取,而是刻苦用功、不畏困難,無視那些不理解的目光,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奮發向上。率性而為,不是放任自己的過失,而是勇於麵對過去、麵對失敗,無視那些失敗帶來的自卑感,以自己最強的自信心迎接未來的挑戰。率性而為,不是一味地向往美好未來,而是做好迎接未來的各項準備。率性而為,不是自暴自棄、享樂現在,而是充分利用時間,去學習、去提高、去休息、去娛樂、去享受,無論是數字、文字,還是音樂、畫作,抑或是圖像、友情帶給我們的各種快樂。
第十節 學會博愛,快樂會成倍增加
生活中,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缺少嗅到“高尚”的鼻子,缺少聽到“珍惜”的耳朵,缺少交流“愛意”的嘴巴……那是因為我們忙著把車窗關上,然後將車開上了高速公路;那是因為我們忙著把窗簾拉下,在台燈下埋頭苦幹;那是因為我們忙著換上了結實的運動鞋,馬不停蹄地開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錯過什麼了?
平安夜,哥哥送了一輛嶄新的汽車給彼特作為聖誕節的禮物。彼特高興極了,現在正細心地給自己的愛車擦車窗玻璃呢!這時,一個小男孩走過來站在他的身邊看了半天都沒有走開。“先生,您的車是新買的吧!”小男孩突然開口了,眼神裏滿是羨慕,“真漂亮!”“是,這是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禮物。”彼特有些自豪。“啊,您是多麼幸福!”小男孩喃喃自語道,“要是我有錢的話,我也願意像您的哥哥那樣……”彼特十分震驚。他激動地問小男孩:“你願意坐我的車兜一圈嗎?”“哎呀,那真是太好了!”小男孩坐在新車上這兒看看,那兒看看,十分興奮。彼特也被他的心情感染了。半路上,小男孩突然指著路邊的一家房屋說:“先生,您的車子能在那個門前停一下嗎?”彼特想,這小家夥是想回家把自己的父親帶出來看一看,他帶回一個多麼好的朋友,他的朋友又擁有一輛多麼棒的小汽車。彼特微微一笑,點頭答應了他的請求。車停了,小男孩下了車,飛快地跑上台階,進了自家的房門。一會兒,彼特聽見屋裏傳來一陣沉重的腳步。他正在奇怪,門口的台階上出現了小男孩的身影,手裏還抱著一個更加瘦弱的男孩。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朝彼特笑了笑,說:“這是我的弟弟,他一直想看一看漂亮的小汽車是什麼樣子的。”小男孩把他的弟弟放在門前的台階上坐著,彼特不經意地看到了他的弟弟少了一條腿。小男孩指著小汽車認真地說:“弟弟,你看見了嗎?這就是我朋友的聖誕禮物,他的哥哥送給他一輛多麼漂亮的小汽車啊!總有那麼一天,我也會送給你一輛嶄新的小汽車,跟他的這輛汽車一樣棒。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開著自己的小汽車去看路邊的彩燈,看櫥窗裏的蛋糕……”小男孩緊緊地握住弟弟的手,一臉的向往。彼特不知何時已經淚流滿麵,他朝台階上的兄弟倆熱情地張開雙臂,大聲說:“來,歡迎我們的新朋友上車,現在開始我們愉快的平安夜之旅吧!”
感受生命的偉大,感受生活的美好,珍惜所擁有的,分享所擁有的,這種博愛的心,會讓自己更快樂,因為和生命的尊嚴相比,我們個人的苦難實在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