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勸勉類(4)(1 / 3)

【得寵思辱,居安思危。】(《增廣賢文》)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愛己之心愛人。】(《增廣賢文》)

【居不必無惡鄰,會不必無惡友,惟善自待者兩得之。】([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與朋友之交,隻取其長,不計其短。】([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觀人必於其微】([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泡沫冒處,必是淺灘。】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三俠五義》第三十回)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誠以修身、信以立世】

【忍得一時忿,終身無惱悶。】(《紅樓夢》第九回)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第五回)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贈瞿秋白語)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增廣賢文》)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增廣賢文》)

【從噴泉裏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裏出來的都是血。】(魯迅)

【有缺點的戰士畢竟是戰士,完美無缺的蒼蠅畢竟是蒼蠅。】

(魯迅《戰士和蒼蠅》)

【隻有忠實於事實,才能忠實於真理。】(周恩來)

【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處讀書】(周恩來自勉聯)

【委曲求全的苟活,決不是真正的生。】(郭沫若)

【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否在於理。】(曹禺)

【世長勢短莫依勢處世、人廣仁微須擇仁交人】

五、做事

【窮則變,變則通。】(《周易·係辭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盤庚上》)

【功崇惟誌,業廣惟勤。】(《尚書·周官》)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

【愛子,教之以義方。】(《左傳·隱公三年》)

【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左傳·隱公五年》)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事】(《論語·裏仁》)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禍莫大於輕敵】(《老子》六十九章)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老子》第二章)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老子》六十三章)

【慎終如始,即無敗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誌。】(《禮記·學記》)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禮記·雜記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商君書·戰法》)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二十七》)

【上兵伐謀】(《孫子·謀攻》)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學而不能行,謂之病。】(《莊子·讓王》)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莊子·駢拇》)